第2章 稅吏踏門(1 / 2)

可是《萬民狀》這種東西,在大盛朝誰都是不願寫的。

這東西不是類似現代的上訪信,更不是華夏古代的訟狀,這是大盛朝所獨有的東西。

大盛朝傳國玉璽可以查看國運,國運連著民心,所以大盛朝太祖皇帝定下的鐵律就是:大盛朝民心為大。

“民心為大”甚至刻下石碑,立在了所有的官衙門前。

這“民心為大”也保護了大盛朝有了近千年的江山,更是讓大盛朝的官場與石槃所了解的華夏古代不同。

各地都有萬民議館,萬民議館代表著本地的民心,甚至官員的考評都要獲得本地萬民議館的確認。

而一旦寫下《萬民狀》,集齊千人聯名,就可以上送到萬民議館,萬民議館就可以對官府進行質詢。

如果質詢的結果不滿意,甚至可以通過萬民議館的渠道直接上達天聽,向皇帝告禦狀。

所以隻要寫下《萬民狀》,那就幾乎是將官府告到了皇帝麵前,各地官府一定會有所反應。

隻是對於寫萬民狀的讀書人而言,因為官術的存在,隻要追溯筆跡,那寫狀子的人就無所遁形。這幾乎就是自絕於官場,官場中不成文的規矩,誰寫《萬民狀》,誰就是未來那不安定的因素。

石槃卻隻是簡單的就接下來了,因為這份《萬民狀》不是寫給其他人的,正是寫給望海縣萬民議館的。

他準備離開了,不管前路如何,不管原本的狀元石槃為何會死,他都必須離開這個村子,去迎接他未知的未來。

等下去,殺他的人還會來。

因為他感受到了好幾次,他的官印在震動,隻是他都沒有開啟官印罷了。

吃了鹿肉,喝了鄉民的酒,石槃也不含糊,直接對眾人道:“取紙筆來,還請老先生把南山村的情狀一一道來。”

“好!”眾多青壯漢子齊齊喊好,這麼爽利的讀書人,他們還是第一次 見到。

老裏長早就準備了筆墨紙硯,就在劉茂家裏的石桌上鋪展開來。

老裏長道:“我不懂文墨,我把事情說了,請石先生斟酌著寫吧。”

原本的石槃就已經文采斐然,現在的石槃又有許多現代人的見解,一邊聽老裏長的敘述,就已經開始書寫,竟然無一字塗改。

南山村本是魚米之鄉,村民生活雖然算不得大富大貴,但也算是衣食無憂。

可就在去年,海蠻襲城,望海縣被海蠻攻破,在縣城裏洗劫一番這才退走。

海蠻的事情石槃是知道的,稱呼他們海蠻是因為他們自海上而來,傳說是生活在海外的小島上。

在人族稱呼中,所有獸首人身的都稱呼為蠻,這些海蠻是鬼首人麵,又被叫鬼蠻。更因為這些鬼蠻大多身形矮小,與其他蠻族那高大的身形不同,又被叫做倭蠻、倭寇。

石槃忍不住就跟華夏的那個惡心民族做了對照,這裏就更加明顯,甚至連人都算了。

望海縣被洗劫,也就成為了大盛朝對抗倭蠻的前線。於是望海縣開始籌備對倭蠻的作戰。

大盛朝執行的稅率很感人,十五稅一,與現代的稅率相比這都實在是低的令人發指。

十五稅一還能鎮壓四方妖蠻?大盛朝得強大到什麼程度?

大盛太祖皇帝定這個稅率全是因為民心,更因為俯仰四海已經沒有值得大盛全國動員的敵人,與民休息並沒有任何的錯誤。

可近千年過去,大盛朝的敵人們愈發的活躍起來。一旦有外族入侵,或者需要進行戰爭動員,十五稅一的大盛朝就有另外的應對辦法——戰時加稅。

這政策也沒有錯,哪裏被攻擊,哪裏就要動員,哪裏就要竭盡全力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