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敘述一個人生活的實情。這些細節來自各個方
麵:
●信件。
●訪談。
●主人公的自述。
●日記。
但傳記並不單單把細節拚湊在一起。你選擇
的細節,你安排的細節,你審察的細節都應有助
於傳遞你自己的看法及人物之間的思想交流。
書中的順序
順序是指文學作品中事件的排列。大多數傳
記作家和自傳作者運用按時間排序的方式。在一
部翔實的傳記中,你按時間順序列出被傳記人從
出生到死亡一生中的主要事件。不過,傳記和自
傳也可采用倒敘的方法遺漏的信息,解釋人物的
行為,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觀點
觀點是講述故事的立足點。幾乎所有的傳記
都是用第三人稱的觀點講述的。運用這種觀點:
●講述人不是傳記中的人物。
●你可以使用代詞:他,她,他們;相反,自傳通常是用第一人稱的觀點講述的。
●這裏,講述人是故事中的人物。
●講述人通過他或她的眼睛解說事件,通常使用代詞我(賓格),我的(名
詞性物主代詞),通過他的或她的經曆,讀者會清楚地了解作者的所見所聞,
所思所想。
語氣
語氣是指作者對自己的題材的態度。例如,一部傳記的語氣可以是讚美的或批評
的,也可以是奉承的或懷有敵意的。許多傳記作者一開始對自己的被傳記人的態度是
恭敬的,但隨著內容的深入卻又變得對立起來,致使傳記的寫作陷入僵局,最後不得
不用充滿敬意的筆調結尾。你在寫傳記時,一定要注意語氣的連貫性。
下麵是一篇自傳的片斷。演員兼健美運動員阿諾·施瓦辛格找人代筆寫的這部自
傳講述了他的早期生活。你在閱讀時,分析一下其所采用的語氣。是不是令人感到振
奮,也想跑出去鍛煉?
首先叫我阿諾。
我出生在格列茲堡,奧地利的一個小鎮,一座擁有300年曆史的老宅裏。
10歲時,我就夢想著在某件事上幹出名堂,成為世界上最好的。15歲時,我夢
想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健美運動員,成為最有體魄的男人。這並不僅是我夜裏的夢,
也是我白日的夢想。這一夢想常常出現在我的腦海裏,我決心將其變為現實。經過5
年的艱苦努力,我終於將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成為宇宙先生,世上最健壯的人……
當我還是個小孩時,我的夢想並不是成為大塊頭的人物,而是引人注目的大人
物。我講話時人人都聽,我是重要人物。人們都把我看成是一位特殊的人。為此我付
出了許多。
角色模式
他禮貌地接待了我;但我必須承認,他的公寓、家具、晨服令人感到極不舒服,
他褐色的外衣看起來很髒;他頭戴著又小、又舊的未噴香粉的假發,顯得格外小,他
的襯衫領口、褲子膝蓋鬆散;黑色長襪翻卷著;腳穿一雙未係帶的鞋。但當他一開
口講話,這些邋遢的特點就不再被人注意了。
出版於1791年,由詹姆思鮑斯韋爾寫的《塞繆爾·約翰遜,LL.D》是英語中
最偉大的傳記。如果把傳記作家比做老鼠,鮑斯韋爾就是米老鼠。所以,傳記作者非
常有必要讀一讀鮑斯韋爾的作品。
讀鮑斯韋爾的傳記,不要尋找小說中的故事情節。相反,應將這本書比做個客
串嘉賓和一個采訪者所進行的夜晚訪談。
鮑斯韋爾的傳記描述生動,引人入勝,一下子就會讓你忘掉商業的氣息,甚至都
不願停下喝杯啤酒。約翰遜這個人物被刻畫得十分令人信服,你會覺得自己曾和書中
的主人公一起在鄉下度過了一個月光景,而且還會流連忘返。在人物的刻畫和語言的
把握方麵,至今還沒有哪一位傳記作家能與鮑斯韋爾相比,更不用說超越他了。
現在看來,鮑斯韋爾的創作才能之所以得到了體現,在於他為自己一生奮鬥的事
業準確地找到了題材;約翰遜要比當代的智者擁有更多的學識。他不僅是一個偉大
的評論家,還是《英語辭典》的編纂者。他用了8年多的時間獨自一人完成了該辭典
的編寫。為了編寫這部辭典,約翰遜通讀了從16世紀到他那個時代的全部英語文學
中的重要文獻。鮑斯韋爾驚人的記憶力,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奇妙的寫作風格使傳記寫
作從死氣沉沉的狀態一躍變成了寫作中的一個主要形式。
充滿魔力的痛苦旅途
有一個活生生的地獄,住著一群敢於為名人撰寫傳記的作家,而這些名人不是拒
絕就是已經死了。現今出版的經濟因素給傳記作家帶來了壓力,迫使他們更傾向於選
擇活著的被傳記人而不是已故的名人。問題是活著的名人往往會說不。他們還要求朋
友們也誓守秘密。所以,為伍迪·艾倫和J.D.塞林格這樣的名人寫傳記會是一個令人
尷尬的困難過程——最終會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兒。這會使作家的生活處於一個不太
妙的境地。
為什麼還會有人寫傳記呢?首先沒人會想到此事如此之難。傳記作家中有許多人
發自內心地崇拜他們的傳記人,其中包括電影明星伍迪艾倫、作家尤多拉·威爾蒂
和多麗絲·萊辛。有誰能想到,被傳記人會掛斷傳記作家來的電話?誰能想到,被傳
記人會原封不動地把傳記作家寫的信退回呢?被
傳記人千方百計不讓傳記作家搞到他們的有關文
件,拒絕提供引用其文章的權利,還會提出版權
保護。
讓這些成為你應該注意的事項吧,為你的
傳記選擇被傳記人時應周密考慮。你可能需要
花上三四年的時間同這個人“生活”在一起。一
個已故的名人是比較安全的選擇,畢竟死人不
會起訴你。你隻需跟他們的後人和房地產爭論
一番即可。
別去那兒
鮑斯韋爾說過,他為約翰遜寫傳記的目的
“不是為了寫出一篇頌文,那樣寫肯定都是稱讚的
話,而是他的生活盡管他是如此的偉大,善良,
但每個人的一生都很難說是完美無瑕的……任何
一個人的生活裏都是既有陽光,也有陰影”。好在
鮑斯韋爾早已故去。對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而言,
一個名人的私生活的終點在哪兒,或她的公眾生
活起於何處?如有問題,一名傳記作家應避開哪
些類型的問題呢?
現在許多當代專寫名人傳記的作者及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