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卡耐基家庭的貧困並沒有隨著小卡耐基的長大而有所改善,盡管一家人拚命地勞作,但貧窮的陰影依然像夢魘一樣揮之不去。
戴爾·卡耐基的父親詹姆斯·卡耐基還是不甘心就這樣貧困下去,他認為自己讀過幾年書,靠肚子裏的那點墨水,一定能夠尋找到一條發家致富的捷徑。
流經此處的102號河依舊年複一年地在這片土地上肆虐。每當洪水退卻的時候,小卡耐基也和父母、哥哥一起加入到搶救莊稼的戰鬥中,一家人淌著泥濘的土地,將被衝得東倒西歪的莊稼一棵棵扶起。而那些被衝斷莖稈的玉米,被連根拔起的小麥,隻能收集起來作為牲畜的飼料了。
讓人欣喜的是,有一年天公作美,102號河水沒有過度地泛濫,附近的農民們獲得了一個好收成。卡耐基家也不例外,他們家的玉米喜獲豐收,詹姆斯·卡耐基一方麵償還了欠債,一方麵決定另辟蹊徑—飼養肉牛,希望以此改善家裏的生活狀況。他用積攢下來的玉米做飼料喂牛,好不容易將肉牛養大,可沒想到那一年密蘇裏州的很多農民都選擇了養牛,牛肉一下子供大於求,肉價一落千丈,結果又是白辛苦一年,除去飼料等成本幾乎沒賺什麼錢。
詹姆斯並不氣餒,思來想去他決定還是走飼養之路,這一次他決定飼養騾子,因為據他觀察發現,附近飼養騾子的人家特別的少。然而,騾子的飼養周期較長,平均一頭騾子需要3年時間才能長成,而且在出售之前還要通過簡單的馴養,教它學會聽懂主人的命令。經過3年的辛苦飼養,卡耐基家的騾子終於出欄了,待到將這批騾子用船運到田孟菲斯出售以後,詹姆斯·卡耐基仔細算了一筆賬,發現去掉各項開支,也幾乎是沒有賺到錢。
又一次養殖失敗,但是詹姆斯並不氣餒,他決定再換其他的品種飼養,這次他決定飼養杜洛克豬。這種豬由產於新澤西州的澤西紅豬和紐約州的杜洛克豬雜交選育而成,生長發育非常快,用以生產商品瘦肉豬。但這種豬飼養起來卻比較麻煩,最大的問題是繁殖能力不強,產仔數較少,而且產仔後要精心照料。
杜洛克豬的繁殖期在每年的二月初,此時密蘇裏州的氣溫還在攝氏零度以下。為了避免剛出生的小豬被凍死,詹姆斯將它們放在一個竹籃裏,上麵用麻布小心地蓋好,然後還特意將竹籃放在廚房的爐灶旁邊。
戴爾·卡耐基按照父親的吩咐,負責照顧這些小豬。他每天晚上上床睡覺以前,都要提著裝小豬的籃子來到室外的豬圈旁,將小豬一隻隻拎出來,讓母豬給它們喂奶。待吃奶完畢,再將小豬一隻隻拎進籃子,蓋好麻布,最後把籃子重新搬放到爐灶旁邊,這時方可以上床睡覺。但他這覺也睡得不踏實,因為每天在後半夜的時候,還要再給小豬喂一次奶。每天,戴爾·卡耐基必須將鬧鍾定時在第二天的淩晨三點鍾,等到了三點的時候,鬧鍾刺耳的鈴聲將他從睡夢中吵醒,他跌跌撞撞地爬下床穿好衣服,冒著半夜刺骨的寒風再次將小豬帶到豬圈去,看著它們吃完奶,再將它們帶回來。這時,戴爾·卡耐基還能小睡一會兒,他再將鬧鍾定在六點的位置,因為他還要準時起床背誦拉丁文……
整個二月份,戴爾·卡耐基就這樣忙碌著,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連日的勞累讓他的身體快撐不下去了。有一天淩晨三點鍾,又到了喂豬的時間,他想節省穿衣服的時間以便多睡一小會兒,於是穿著睡衣就跑到室外的豬圈去喂小豬,結果近一個月的勞累加上天氣非常寒冷,卡耐基病了,持續地發著高燒,差點連性命都丟掉了。後來卡耐基回憶這段經曆時說:“在高燒中,我精神一度處於恍惚的狀態,仿佛看見死亡的大門在朝我打開,甚至地獄門口的大字都看得清清楚楚……”
最終,小卡耐基憑著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魔。
在卡耐基精心照料下,這一窩小豬終於一天天長大了。後來,卡耐基家將這些活潑健壯的豬送到當地的牲口展覽會上參加評選,甚至還獲得了獎牌。詹姆斯·卡耐基高興極了。他將獎牌用針線縫在一條白布上,每當有親友們來家裏做客時,他就拿出這條白布來,讓小卡耐基扯著一端,他握著另一端,將獎牌展示給親友們看。這些長勢喜人的豬讓全家人看在眼裏,喜在心上,認為這下全家脫貧致富真的是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