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爸爸媽媽,我需要你們的尊重和理解”——我也是人,我也需要公平!(4)(1 / 3)

剛才看了好多關於父母嘮叨的文章,現在我終於明白,總是對孩子嘮叨是沒有好處的,這不僅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更加讓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畏首畏尾,不敢放開手腳。所以,我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她去做事情,這樣,她才能不斷地成長。

第九節爸媽離婚了,我的未來在哪裏

王磊進入了六年級,到了學業最為關鍵的時期,老師也對他寄予了厚望,因為他在頭兩年一直都是班裏的尖子生,上重點中學可以說十拿九穩。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老師發現,王磊的情緒狀態很差,上課總是走神、說話語無倫次,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為此,老師找王磊進行了一番談話。

王磊看著老師慈祥的目光,低下了頭,喃喃地說道:“爸爸媽媽總是在吵架,他們每天都會大吵一番,並說馬上就要離婚……老師,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裏……”

為了解決王磊的心理負擔,老師陪著他回到家裏。老師看到,王磊的家裏一團混亂,到處都是砸碎的家具。王磊站在老師的身邊,看著爸爸嚴肅的麵龐,不禁流下了眼淚。

王磊看著破敗的家庭,心裏疼得無法忍受,不明白這些是為什麼。他說:

“這兩年爸爸媽媽總吵吵鬧鬧,我的頭都給他們吵昏了。開始,我用哭來引起他們對我的注意,可是他們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裏。他們從不關心我,更不愛我……他們隻管自己吵架,很少過問我的學習和生活。有時我的衣服很髒了,可換下來的衣服還沒洗好。我讓媽媽洗洗,可媽媽說不定就會大吼一聲:‘讓你爸爸去洗!他在家做了些什麼啊?’每次我都小心翼翼地做事,怕做錯了,爸媽把他們的氣發在我身上。我一直擔心他們會不要我,這次他們真的要離婚了,真的誰也不要我了,他們把我送到了外婆家。我以後該怎麼辦啊?

“為什麼別的小孩有一個和睦的家庭,而我卻沒有?在這樣吵鬧的環境下,我的學習怎麼會好呢?我又怎麼會健康成長呢?我真倒黴,遇到這樣的事,我真不知我的前途以後會怎樣。”

父母之間的爭吵乃至離婚,使王磊的心情無比沉重,學業自然一落千丈。可是這個時候,父母依舊沒有發現自己的問題,繼續每天進行“戰爭”,王磊的情緒自然愈發失落,心態漸漸由健康轉為了病態。

在許多離異家庭中,像王磊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思想開放了,感情也更為豐富多彩了,各城市的離婚率也跟隨著升高了,這是現代社會的婚姻現狀。

在夫妻眼中,雙方的關係無法緩和,因此選擇離婚,這對於他們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嚴酷的事實,那些適應能力強、靈活性好的孩子能夠麵對這種事實,但大多孩子還是容易在學習和交往中出現問題,此時,孩子的心靈受到了嚴重的擾亂和打擊,他沒法快速走出陰影,會顯示出煩躁不安、愛發脾氣、灰心喪氣、孤獨、自卑等不良心理表現;有些青少年怕見人,天天待在家裏;有些青少年不願待在家裏或出門後不願意回家……為什麼男女雙方因愛的產生而結合,又因愛的破滅而離異呢?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重創後,會難以愈合,即使他們在後來長期的調節中愈合了,也會在心靈深處留下一道深深的疤痕。

另外,父母離異對男孩的打擊比女孩子更為嚴重,對大一些的男孩所產生的負麵影響要比小男孩大得多。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會覺得有自責感,覺得是自己拖累了父母,給父母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為此,他們會表現得非常乖巧,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即由於他們的承受能力有限,會因為對自己不滿而產生怒氣衝衝的情緒。

(一)離異家庭孩子的表現

像王磊的這個樣子,就是離異家庭孩子中最常見的表現。一般來說,受父母離異影響的孩子會形成以下幾種類型:

1.滋生仇恨

滋生仇恨,這是有的孩子會表現的,盡管這種類型的青少年所占的比例比較少,但他們在父母離異的問題上,采取的是仇視態度。父母的離異使這種類型的孩子心理極不平衡,並對身邊的一切生出恨意。

一般來說,抱有這種態度的孩子,大多數是受了父親或母親離異前的錯誤引導而產生的。孩子對父母產生極大的厭惡和反感,在父母離異後,這種厭惡感就轉化為仇恨。

2.無動於衷

有些孩子在父母離異後情緒比較穩定,也比較想得開,他們有著百變不驚、遇事不慌的心理素質。這種類型的孩子對父母離異這一問題,采取的是若無其事的態度,不管父母怎樣,我就是我,你們離也好合也好,對我來說都無所謂,反正你們都不在乎我的想法和感受。不管父母是否在一起,都覺得能夠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