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陽光燦爛的日子”——青春期,我需要理解和支持(2)(1 / 3)

也許在父母的心裏,總有這樣的認識:孩子正值青春期,倘若父母不時時盯著,那麼他就有可能走上一條絕路,所以,父母就會想方設法地了解孩子內心,哪怕是孩子的隱私。正是因為如此,張倩才會對爸爸的行為如此生氣。但是,父母不一定能認識到這種錯誤。長此以往,孩子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些嚴重的問題:

某市一位初中女生回到家後,遭到爸爸的大聲訓斥。原來爸爸趁女兒不在家,偷看了一位男生寫給她的信。女兒非常生氣,說爸爸的這種行為是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是“違法”的。但是,爸爸以一記響亮的耳光懲罰了女兒的不敬。第二天,女兒失蹤了。若幹天後,在離她家不遠處的河灣裏,女兒的屍體被人發現了。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不願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所以,家長就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小秘密,尤其是對於那些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女孩。

父母侵犯孩子的隱私權,會令孩子的自尊心感到大受傷害。如果把自尊心比喻為花瓶,隱私就是瓶上的細小裂紋,所以做父母的更應細心保護好這個花瓶。隨便暴露孩子的隱私,甚至將孩子的隱私當眾宣揚,這無異於敲打這個有裂紋的花瓶,讓孩子無地自容,把孩子的自尊心敲碎。

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這隻是無視孩子的隱私帶來的負麵效果之一,對於其他方麵的影響還有很多。

首先,這可能會麻痹孩子的羞恥心。孩子因知羞恥才把某些東西看做隱私。若自己的隱私隨便被揭開、公布、宣揚,孩子起初還會覺得難堪、痛苦,以後便會麻木了。俗話說“破罐子破摔”就是這個意思。

其次,無視孩子的隱私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希望有一定的獨立性,希望自己的某一領域不受幹預,這正是有自信心的表現。做錯了事,想偷偷改;學習落後了,想暗自追上去,這也正是不喪失自信心的表現。輕易地破壞他們的這種希望,侵犯他們這方麵的隱私,就會無意中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

最後,無視孩子的隱私會讓孩子的交際圈分崩離析。由於孩子的一些隱私會涉及他的同學、朋友。比如與朋友一起進行並非不正當但又不願別人知道的活動,並約定保密。教師和家長知情後,不分青紅皂白將事情公之於眾,這便會招致朋友和同學的怨恨,破壞了孩子與別人的友誼。

那麼,父母應該怎樣對待青春期少男少女的隱私,並用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導呢?

1.細致觀察

成長中的孩子在處理學業、情感、人際關係等問題時,難免把握不好尺度,父母平時隻要細心觀察孩子的動態,就可以看出孩子的思想變化,然後根據孩子的性格與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孩子走上坦途,因此,無須偷看孩子的隱私。

2.不要隨便打探孩子的隱私

對於孩子的隱私,家長應該允許他們有所保留,不能采取“間諜式”的手段去了解孩子的隱私。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獨立人格逐漸形成,父母不應再隨便翻看他們的日記或私拆他們的信件。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愛好、理想、異性朋友,應該加以尊重,並循循善誘。

3.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

孩子抱怨父母,有時就是因為沒有一個獨立的空間。所以,作為父母,應該放下心來,相信孩子能帶著秘密健康成長。如果家庭有條件的話,可以給孩子一間獨立的房間,或者給孩子一個隻有他自己才能開啟的抽屜,允許孩子有一個較自由、安全的空間,並讓孩子知道,父母相信他,不會破壞屬於他自己的空間。這樣做,就能讓孩子在家裏找到一個有安全感的地方,不至於向外尋求安全,從而遠離家庭,不信任父母。

孩子最近和我疏遠,這讓我很煩惱。後來我和專家談起了這些事,他告訴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中存在這樣的私密想法是很正常和普遍的事,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父母應以理解和寬容來對待他們。聽了專家的一席話,我現在茅塞頓開,明白了孩子為什麼這個樣子。從今以後,我再也不會粗暴地踐踏孩子的隱私了,而是允許她有一片自己的“自留地”。

第四節月經來了,我的心裏好恐懼

嬌嬌已經是中學生了,這天,嬌嬌和往常一樣穿著一身雪白的裙子到教室去上課。下課的時候,大家都歡天喜地蹦出教室,嬌嬌也起身準備加入同學們的隊伍,可還沒等她走出兩步,同桌女生從後麵用力地拉住了她,惶恐地對她說:“你的裙子,你的裙子上麵全是血。”

嬌嬌聽到同學的叫喊,迅速地轉過頭去,順著同學手指的方向,看到自己裙子上一片紅紅的血跡,與此同時,嬌嬌發現自己的椅子上也有血跡,這讓嬌嬌頓時感到又害怕又難為情,可又不知如何是好。嬌嬌不敢報告老師,怕被別的同學笑話,但又十分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此時的她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趕快逃回家去找媽媽。她向老師撒了謊,請了病假,在同桌的“掩護”下逃出了校門,一路上她用書包藏著擋著裙子,很狼狽地回了家。

回到家,嬌嬌一頭撲到媽媽的懷裏,大聲地哭道:“媽媽,我流血了,我好害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