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梅蘭芳學戲?(1 / 1)

4.梅蘭芳學戲

梅蘭芳是我國現代著名京劇藝術家,他表演的京劇既傳神又有突破創新,引領一代潮流,有些人認為這是他的天賦使然,然而實際情況卻非如此。

梅蘭芳出生於京劇世家,耳濡目染,對京劇這門藝術也很喜歡。但他的資質卻不太好,相貌平平,小圓臉,眼神還有些木訥,見了人之後嘴也不乖巧,甚至還有幾分笨拙。為了使京劇世家的香火延續下去,不至於在他的手裏給斷送掉,在他8歲那年,家裏還是請來了一位很有名的老師做他的啟蒙老師,給他“說戲”。第一出開蒙戲為《二進宮》,其中有四句老腔,先生反複教他,還是不能上口。先生見他如此笨拙,認為他不是學戲的料,便拂袖而去,不再教他了。臨走時,先生冷冷地對小梅蘭芳說道:“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我也沒有辦法。”

梅蘭芳是一個有誌氣、有毅力的孩子,先生的這句話像一根鋼針似的刺痛了他,他心裏想,別人能學會的東西,我為什麼學不會,我又不比別人矮半截。爺爺常說的“事在人為”這句話,這時也在耳邊響起。小梅蘭芳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戲,讓所有的人都要對自己刮目相看。

不久,家人又把小梅蘭芳送到了“雲和堂”學戲,拜吳老先生為師。

在學堂裏學戲是一件苦差事,小梅蘭芳每天清晨五點就得起床,先到城牆根空曠的地方練習走台步、跑圓場和吊嗓子。他上午練功,下午學唱腔,晚上念戲本子。吳先生對小梅蘭芳要求非常嚴,有時還采取十分嚴苛的訓練方法,但小梅蘭芳總是按老師要求的標準,努力完成練功任務。

小梅蘭芳不僅嚴格按先生規定的訓練時間和要求去做,有時還自己給自己加重砝碼,逼迫自己向更高的目標邁進。當時練功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先生在桌上擺一摞銅錢,規定練功20~30遍,每練一遍就將一枚銅錢放到漆盤裏,直到銅錢放完,練功才告結束。有時先生把銅錢全放到漆盤裏了,小梅蘭芳就從自己的衣袋裏再取出一些銅錢,繼續進行練習。每次練功,小梅蘭芳都要比別人練得時間長、次數多,直到將先生規定的動作爛熟於心為止。

當時,有一種功法就是踩著高蹺站在磚頭上,要求站完一炷香的工夫。高蹺是用兩根半米多長的木棒做成的,與磚頭接觸的部位僅有銅錢大小,要想在磚頭上站穩,全身要有相當好的協調能力,否則就會從高蹺上摔下來。起初,小梅蘭芳站上去總是東搖西晃,腰肢酸軟,兩隻腳也異常疼痛,站不久,就從上麵摔了下來。摔下來之後,小梅蘭芳也顧不得疼痛,再次站了上去。就這樣,折騰了幾個來回,小梅蘭芳又累又痛,而且是汗流滿麵,衣服都被汗水濕透了。然而,為了練出一身過硬的本領,有時他寧肯將嘴唇咬破,也一聲不吭地站到底,直到燒完一炷香為止。

經過艱苦的學習和磨煉,梅蘭芳終於成為我國名噪一時的京劇大師,他對京劇有諸多突破性的貢獻,其實都是早年努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