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航行石
死亡穀國家公園有太多奧秘,其中就包括自然界最奇怪的現象:石頭會走。在那近乎幹枯的賽馬場鹽湖床上,石頭們趁人不注意,就會走起來。科學家們是憑借石頭在身後的地上留下的痕跡才知道它們在動,其實他們自己並沒看見。當然我們不能完全排除有人惡作劇的可能性,但至少確實有些石頭在移動。
在賽馬場鹽湖不常下雨,常下雨的時候湖水會泛濫。石頭們並不會浮起來,但對石頭移動的解釋就歸結為,由於潮濕石頭下麵的泥變得濕滑,大風吹來的時候,就更容易推著石頭前進。另外一個解釋是,暫時沉積的水會結成大麵積的薄冰,有助於風力的反射和集中,更容易推動石頭前進。要想推動石頭,風力需要達到至少每小時100千米。這就是為什麼有時人們把這些石頭稱為“航行石”。
無獨有偶,在美國加州的死穀名勝區也有一種“會走路的石頭”。這些石頭散落在龜裂的幹鹽湖地麵上長達1500米,石頭大小不一,外觀平凡,奇怪的是每一塊都在地麵上拖著長長凹痕,有的筆直,有的略有彎曲或呈之字形。這些痕跡看來是石頭在幹鹽湖地麵上自行移動造成的。有些長達數百米。石頭怎麼會移動呢?
加州理工學院的地質學教授夏樸經過多年研究,找出了其中奧妙。他選了30塊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石頭,逐一取了名字,貼上標簽,並在原來的位置旁邊打下金屬樁作為記號,看看這些石頭會不會移動。結果不到一年光景,除了兩塊外,其餘的都離開了原來的位置。有一塊還移動了多次,共“走”了200多米,另一塊石頭一次就走了230多米。夏樸研究了石頭的“足跡”,並查核當時的天氣情況,發現石頭移動是風雨的作用;移動方向與季節風方的向是一致的。
鹽湖每年的平均雨量很少,但是即使微量雨水也會形成潮濕的薄膜,使堅硬的黏土變得滑溜。這時,隻要附近山間吹來一陣強風,就足以使石頭沿著濕滑的泥麵向前滑動。
有氣味的奇石
有香味的石頭
香石的石質類型主要為蛇紋石化大理石,它的摩氏硬度是在3.2至3.5之間。呈咖啡、黃、綠等色,半透明或不透明,有天然石紋。香石以棕紅色為佳。香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能夠發出類似奶油巧克力的味道。它的味道時濃時淡。當空氣濕度大的時候,它會停止放香。待到天氣晴朗幹燥時,芳香依舊。每當有異味物質接近時,香石會停止放香,或者是變味。經地質專家鑒定,香石香氣的來源是由於岩石中包含的有機物所致。
香味是怎麼形成的
地質工作者曾經在花草繁茂的深山中找到一些岩石,它們散發著不同程度的香氣。經過紅外光譜分析人們發現,在這些岩石中存在著一些有機物的成分。有機物多的香氣就濃,少的香氣就淡了。研究證實,香味是帶有香料的物質,經過長期侵入岩石後產生的。這說明,香味的分布不僅與岩石周圍花草的種類有關,而且還依賴於岩石對有機物的吸附能力。經過對一些岩石的檢測發現,這種黃綠色的蛇紋石,具有較強的吸附香料物質的能力。所以一旦外界條件具備,它極有可能成為香石。但是吸附香氣到底需要多長時間,目前尚不得而知。
香石的產地
香石產於陝西省漢中地區南鄭縣碑壩鄉的深山密林之中,交通十分不便。該區所屬的地質構造單元,為大巴山弧形褶皺帶。發育有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至新生代的地層和各類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岩漿岩。
香石是產在一個偏僻的山坡上,有3處岩石露頭,周圍皆被濃密的植被所覆蓋。岩石類型主要為蛇紋石化大理岩,新鮮麵上,大理岩為白色,黃綠色的蛇紋石呈透鏡狀、條帶狀和不規則狀交代大理岩。
由於裸露於地表,岩石普遍遭受風化作用,表層和裂隙發育處尤為強烈,基於三價鐵離子的浸染,蛇紋石化大理岩不同程度地變為棕褐色。具有香味的岩石很不均勻地分布其中,主要集中於裂隙發育處。
香石的特征
香石的香味濃度差異較大,有的很香,有的中等香味,有的微有香味,表明其所含的香料物質形成香石也非常重要。有的岩石礦物具有吸附性,有的岩石礦物沒有吸附性。顯然,有吸附性的岩石礦物對形成香石最為有利。而蛇紋石恰好就是具有較強吸附性能的一種礦物,它可用來處理汙水,吸附汙水中的那些如鉻、鉛、銅等有害健康的重金屬離子。同理,它對一些有機物分子同樣可以吸附之。
多少不一。香味隨時間和氣候有一定變化,有有任何油氣的顯示,地下來源的可能性不大;而最大的可能是地表花草的樣品很長時間都保持濃鬱的香味,有的樣樹木。品采時很香,過些天就不怎麼香了。所有的調查了當地的植被種類,帶有香味的花草樹木有蘭香樹、香椿樣品均呈現出一種基本相同的香味,即似巧樹、野刺花、蘭花、樟樹、桂花等,它們可能就是香石香味物質的克力味。香石的密度經測定為2.43至2.53來源。當這些花草樹木腐爛分解時,其中的香料物質可能被地表水克/立方厘米。香石的硬度經測定,其顯攜帶,沿著就近岩石的節理裂隙而進入岩石內部,日久天長,經過微硬度為108至134千克/平方毫米。換算數千年數萬年的點點積累而形成香石。此外,岩石礦物本身的性質對成摩氏硬度為3.2至3.5。香石的折光率,經測定為1.54至1.55。香石的香味組成,經紅外光譜分析,在圖譜上可見明顯的有機物雜環的峰值,表明香味是起因於岩石中附存的有機物成分。而有機物成分的具體種類,其確定方法比較複雜,有待今後的深入研究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