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館長耐特·莫菲道:“對古生物學家來說,如果能發現一個史前動物的考古專家對於木乃伊恐龍的形成過程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完整標本,那種幸運不亞於贏得一一部分專家認為萊昂納多在變成化石之前,全身已經先被風幹筆巨額六合彩。發現這樣一個完整的恐龍木乃伊,對古生物研究領然而朱迪思河恐龍研究協會和美國菲利普斯博物館的專家卻不這麼認域來說,無異於從馬車時代轉為。“我們認為萊昂納多7700萬年前被埋在了潮濕的河沙底下,是當時化到了蒸汽機車時代,這在特殊的地理壞境和水分中的化學物質,避免了萊昂納多屍體的腐爛,直恐龍研究史上必將帶來一至它隨著時光流逝變成完美的木乃伊化石。恐龍胃中的植物花粉,也證。
怒吼的喀拉喀托火山
1883年的火山爆發
喀拉喀托火山在1883年的大爆發,震動了世界。其強大的爆炸力,相當於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的100萬倍。爆發產生的轟鳴聲,遠在3000千米以外的澳大利亞都能聽到。
這次大爆炸使原喀拉喀托火山在水上的45平方千米土地,約有2/3陷落到了水下。這次爆發引起了強烈的地震和海嘯,激起的狂浪高達20米至40米,超過10層樓高。致使海水侵入到爪哇和蘇門答臘島內地,摧毀了295個村鎮,奪去了約50000人的生命。
地震和海嘯引起的狂浪衝出海峽,衝毀了印度加爾各答和澳大利亞帕斯等大海港,甚至衝到了南非好望角等地以及西歐海岸。據說狂浪從喀拉喀托衝出,到達西歐海岸時,全程隻用了32小時,在此期間,洶湧的狂浪共沉沒了各種船艦約6500艘。這次大爆發曆時99天。在火山爆發期間,其噴發物散落到半徑約為237千米的範圍內,在喀拉喀托周圍74千米至93千米距離內的島嶼,均遭到了灼熱噴發物的侵襲。有人形容這次大爆發是“聲震一萬裏,灰撒三大洋”。
喀拉喀托火山狀況
喀拉喀托火山位於沿著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的會合處,即一條頻繁的火山和地震活動帶。在過去百萬年以內的某個時候,這座火山是一座由火山岩流構成的圓錐形山體,火山錐從其底部在海平麵以下300米聳起,突出於海麵之上約1800米。
416年,山體頂部遭毀,形成直徑約6000米的火山口或碗形凹地。火山口的一部分突出水麵形成4座小島,分別是位於西北的塞爾通島,東北的朗島和波利什哈特島,南麵的拉卡塔島。多年以後,又形成3個新火山錐,並逐漸合成一座島。這3個火山錐中最高的上升到海平麵813米。
火山造成損失
喀拉喀托火山的爆發,激起一連串的海嘯或地震潮波。據載,遠至南美洲和夏威夷都發生了海嘯。在最猛烈噴發之後,最大的波浪高達37米,造成爪哇和蘇門答臘的沿岸,附近幾座城市約有36000人喪生。喀拉喀托島群上的所有生物都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層之下。
猛烈爆發的埃特納火山
爆發頻繁的埃特納火山
據文獻記載,埃特納火山已有500多次爆發曆史,被稱為世界上噴發次數最多的火山。它第一次已知的爆發是在公元前475年,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曆史。最猛烈的爆發則是在1669年,持續了4個月之久。
18世紀以來,火山爆發更加頻繁。本世紀已噴發10餘次。1950年至1951年間,火山連續噴射了372天,噴出熔岩100萬立方米,又摧毀了附近幾座城鎮。
1979年起,埃特納火山的噴發活動持續了3年。其中1981年3月17日的噴發,是近幾十年來最猛烈的一次。從海拔2500米的東北部火山口,噴出的熔岩夾雜著岩塊、砂石、火山灰等,以每小時約1000米的速度向下傾瀉,掩埋了數十公頃的樹林和眾多葡萄園,數百間房屋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