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你結束哀歎,依然保持對生活的熱情,集中精力解決問題,那麼壓力完全可以轉化為動力。
熱情是一種能源,可以轉化為促使你成功完成一件事的重要力量。熱情也是一種神奇的化學物質,能讓你整個人充滿活力。如果你以亮麗的心情、飽滿的熱情對待那些晦澀的日子,那麼那些日子也必將充滿明媚的陽光。
10.給生命更多希望的選擇
沒有什麼比希望更能改變我們的處境了。當我們陷入困境的時候,當我們敗下陣來的時候,當我們麵臨一場巨大災難的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失去希望。希望會使我們忘記眼下的失敗和痛苦,使我們的人生重新插上飛翔的翅膀。
20世紀30年代,一艘名為“高斯號”的英國輪船來到南極探險。不料“高斯號”碰巧遇上了特大的暴風雪,氣溫一下降到-56℃,海麵結冰,“高斯號”在一望無際的冰海裏無法動彈。船員們想盡了辦法,先是用鋸子、鐵錘把輪船周圍的冰塊鋸開、敲碎,這樣船身雖然能動,但仍然開不出去。船員們又試圖用炸藥把冰塊炸開,但炸藥的量太少,無法炸開一條通道。
一船人折騰得精疲力竭,一籌莫展的他們隻好講故事來打發時間,等待救援。其中有個船員為大家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瞎子在太陽底下賣布,他有兩種布,一種是白布,價錢比較便宜,一種是黑布,價錢偏貴。這時來了一個顧客,對瞎子說是要幾尺白布,付過錢後卻要拿走黑布。那瞎子摸了摸那人想要拿走的布,生氣地說:‘你為什麼要欺騙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你拿的明明是黑布呀!’顧客便反問道:‘既然你雙目失明,怎麼能知道我拿走的是什麼布呢?’瞎子笑笑說:‘白布能反射陽光,而黑布能吸收陽光,所以在陽光下黑布比白布熱。我用手一摸,就知道你拿的是什麼布了。’”
故事講完後,船長忽然想起了什麼,對大家說道:“說不定我們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如果我們把船上的黑灰、煤屑和垃圾撒到船周圍的冰上,根據它們能吸收陽光的道理,或許可以使冰融化。在南極,從9月到明年3月一直都是白天呢!”
船員們聽後點點頭,隻要有一線希望就要試試。於是大家行動起來,把船上所有的黑灰、煤屑和垃圾都運到冰上去,足足鋪了兩公裏長。奇跡真的發生了:撒了黑灰的冰麵開始慢慢地融化、鬆動,就這樣,“高斯號”脫險了。
很多時候,看似是走投無路,但隻要學會思考,有時你就會茅塞頓開,麵臨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永遠不要坐以待斃,什麼時候都不要放棄希望,麵臨迷惘和困境時,思考有時會將難題解決,因為人生沒有絕境。
那一年,美國阿肯色州的密西西比河發生大洪災,河堤被洪水衝垮,一個9歲黑人小男孩的家被衝毀,就在洪水即將吞噬他的一刹那,小男孩的母親救了他。
多年後,男孩該上中學了,因為阿肯色州的中學不招收黑人,他隻能到芝加哥讀中學,可是家裏拿不出那麼多錢供男孩上學。後來母親為了給男孩湊足學費,為整整50名工人洗衣、熨衣和做飯。
當湊足錢後,母親帶著男孩坐火車奔向陌生的芝加哥。男孩很爭氣,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來又順利地讀完了大學。而這期間所花費的錢,全都是母親靠當傭人換來的。
男孩長大成人後,著手創辦雜誌,不過在萬事俱備之後,他因缺少500美元郵費,所以不能給訂戶發函。一家信貸公司願借貸給他,但前提是男孩得有一筆財產做抵押。這時,母親把自己最心愛的一批新家具做了抵押。
第二年,那份雜誌獲得巨大成功。男孩終於能做自己一直以來想做的事了:將母親列入他的員工花名冊,並告訴她算是公司的退休工人,以後再不用工作了。那天,母親哭了,男孩也哭了。
後來,男孩的事業上遇到了巨大的困難,那段時間男孩狀態十分反常,他覺得仿佛一切都墜入穀底了。他心情沉重地告訴母親:“媽媽,看來這次我真要失敗了。”
母親還是那麼和藹且堅定地說:“兒子,你努力試過了嗎?”
“試過。”
“非常努力嗎?”
“是的。”
“很好。”母親果斷地說,“無論何時,隻要你努力嚐試,就不會失敗。”
母親的話讓男孩重新燃起希望,最終他渡過了難關,攀上了事業的巔峰。這個男孩就是約翰·H.約翰森,他是馳名世界的美國《黑人文摘》雜誌創始人、約翰森出版公司總裁,擁有三家無線電台。
人在一生當中難免會有生氣、傷心甚至絕望的時候,但是,一旦我們消極應對,就可能會偏離人生的軌道,在憂鬱中沉淪,再也尋找不到半點希望的光芒。所以,當我們身處悲傷和困苦中時一定要學會永不絕望,因為生命,還有很多充滿希望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