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選擇笑對人生,好心情是自己給的(3)(1 / 2)

8.跳出悲傷的井口才能收獲浩瀚的藍天

有一隻生活在井底的青蛙,它天天抬頭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片天,因此常常歎息說:“天真小呀,如果我跳出井口的話一定沒有足夠玩耍的空間。”一隻天上的鳥聽到了他的歎息就告訴他說:“天可大了,不信你自己跳出來看看吧!”於是小青蛙懷著好奇的心跳了出來,發現天真的很大。

我們何嚐不是一隻坐井觀天的青蛙呢?我們常常一個人一味地沉溺在悲傷中不能自拔,世界對我們來說隻不過是一口悲傷的井。若坐井觀天,我們看到的可能就隻有悲傷了。我們隻有爬出井口才能發現外麵的世界不僅浩瀚無邊,而且精彩無比。感情也罷,人生也罷,跳出自我,你才能融入廣闊的天地,收獲好心情。

她是一名非常有成就的歌唱家,在回憶自己的成長道路時,她卻說自己小的時候根本就不敢唱歌,因為她長得很黑,還有一張大嘴,雖然小朋友並沒有嘲笑她,但她自己卻認為所有人都在背地裏笑話自己,即便自己很喜歡唱歌,也害怕自己的歌聲招來別人異樣的眼光。她總是默默地羨慕那些站在舞台上唱歌的小朋友。

後來在媽媽的鼓勵下,她終於克服了自己的自卑心理,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她放開膽子,積極在眾人麵前表現自己的歌喉,最終獲得了大家的讚賞,也因此成了有名的歌唱家。

其實囚禁歌唱家的不是她的長相,而是她的內心。其實她最開始一直生活在自製的心理牢籠裏麵,無法走出。有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把自己囚禁在自製的牢籠裏呢?我們輕易相信別人對我們的評價,我們不敢質疑別人的非議,難道這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我們是不是也應該走出自製的牢籠呢?

不要完全相信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更沒必要因為別人對自己的非議而鄙視自己。我們應該客觀地評價自身的優缺點,做原原本本的自己。

人的一生充滿許多坎坷、許多愧疚、許多迷惘、許多無奈,稍不留神,就會被自己營造的“心獄”監禁。而這些坎坷、愧疚、迷惘、無奈甚至痛苦、悲傷,正是“心獄”形成的溫床。

有一位公司職員,一天突然感覺身體很不舒服,就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於是他就跑到書店翻了許多醫學方麵的書,他突然發現自己的症狀跟很多病的症狀都很相似,所以他一時也沒了主意,他想:“我是不是早已病入膏肓了呀?我是不是活不了多久了呀?”之後,他每天都寢食難安,他害怕去醫院,因為一旦醫生告訴他他得了不治之症的話,他真害怕自己都沒有活下去的勇氣了,就這樣他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妻子發現後就極力勸他去看醫生,檢查結果讓他大吃一驚,他這些天由於擔驚受怕,隻是精神委靡罷了,其餘的什麼病都沒有。

現實生活裏,總是有不少人喜歡用自己不懂的事情嚇自己,最後造成了心理障礙。殊不知,如果盲目地相信某些毫無根據的感覺,就會使自己失去理智的判斷能力,最後被囚禁的就是自己。

我們每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不幸,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了自製的牢獄,我們隻有走出自製的牢獄才能重新獲得快樂。

9.永遠不要失去對生活的熱情

愛默生說過:“有史以來,沒有任何一件偉大的事業不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熱情的人不畏困難,敢於挑戰,所以他們會不斷邁上成功的台階,成就自我的價值。

桑德斯為肯德基付出了畢生的心血和努力,就在他以90歲高齡辭世前不久,每年還要進行長達25萬英裏的旅行,四處推銷肯德基炸雞。他的年齡及財富並沒有影響到他對工作的熱忱,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經營他的事業。當人們問他為什麼還那樣勤奮地工作時,桑德斯回答說:“人們因閑散而生鏽者比精疲力竭者多,如果我因閑散而生鏽過,我會下地獄。”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事事如意,生命總是在起起落落中完成升華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生命中的得與失。得到了,我們就好好珍惜,失去了,也不要失去生活的熱情。從低穀中跳出來,重新開始自己新的旅程,便能遠離悲傷。

美國人馬克·維克多·漢森的破產,宣告了他所經營的事業的徹底失敗。馬克也曾低落過,但他在幾天的自我反思後,覺得這樣頹廢無異於自殺,隻會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糟。他想,也許建築業並不適合自己,那何不去開辟另外一條道路呢?

於是,馬克選擇了徹底退出建築業,他決定去一個截然不同的領域創業。很快他發現,自己的才能也許並不僅僅局限在建築業上,他開始對公眾演說產生了熱情。

一段時間之後,他成了一個頗有感染力的一流演說家。他的號召力與日俱增。馬克抓住了時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他開始寫書。他的《心靈雞湯》係列圖書一再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他不僅名噪一時,更因此擁有了巨大的財富,最重要的是,他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