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成功創業需要必備法寶(2)(1 / 2)

【活學活用】

任何一個管理者都不能肯定地說自己對企業生產的產品都樣樣精通,管理者可以說更沒有精力和事件去研究企業的某項技術或工藝,因為他還有很多管理的工作去做。甚至,有的企業管理者根本就不是幹這行的。比如,馬雲開始隻是個英語老師,隻會瀏覽網頁和使用郵箱。但是,我們很多管理者並不認為自己不是專家,自大的管理者常常表現出決策自己一個人說了算,對行業內人士的意見,不聽不問,獨斷專行。正所謂兼聽則明,作為外行領導更應該尊重行內人士,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

軍人出身的餘秋裏同誌,新中國成立後,被黨中央任命為石油部長。在任命時,毛澤東叮囑餘秋裏:“我過去說過,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閑起來了,我們不熟悉的東西正在強迫我們去做。我們必須克服困難,我們必須學會自己不懂的東西。我們必須向一切內行的人學經濟工作,拜他們做老師,恭恭敬敬地學,老老實實地學。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裝懂。不要擺官僚架子。就這樣,餘秋裏脫下穿了幾十年的軍裝,開始了尋找石油,準備迎接新的挑戰。他雖然對石油一竅不通,但卻領導了一大批石油專家,先後發現並建成了勝利、大港、遼河、任丘、中原等油田,為我國石油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由此可見,雖然是外行,但並不等於就領導不了企業,隻要充分調動更多人的力量,尊重內行,多聽聽他們的意見,集思廣益,一樣能把企業搞得蒸蒸日上。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家台灣財團投資20億元,在桂林興安開發一個大型旅遊項目——樂滿地度假中心,包東輝受聘成為總經理。

包東輝說:“說實話,我對這套並不熟悉,屬外行領導內行。”但他的團隊都是來自台灣的精英,各項目負責人從業時間最少在20年。

包東輝自己是外行,但這樣恰恰讓他“更容易尊重內行”,使專業人士更容易發揮才能,這樣,他就隻需要做好資源整合。項目做好後,他提出“一點兩線三方四麵”的方案。最後,樂滿地度假中心開業那年,客流量達到第三年預計量,年營業額近6000萬元。

作為外行領導者應該更容易領導團隊,但領導一定有一個慧眼,能夠發現誰是真內行,誰是假內行。另外領導要心胸開闊,樂於接受各方麵人士的意見,能夠包容不同的觀點和意見。用誠懇、熱情和尊重的態度去領導內行。另外,領導應該懂得抓大放小,放手讓真正內行去做。

在自由的工作環境中,在被尊重的工作氛圍中,內行一定會更加努力工作。外行領導會更輕鬆地把企業管理好。

量力而行,不要貪大

【德魯克如是說】

新事業就像個小孩子。當你帶著一個六歲的孩子去登山,不可能讓他背負40斤的東西。

——德魯克《下一個社會的管理》

【活學活用】

很多企業家在創辦企業時,隻注重數量規模的外延擴大,強調占領更多的市場,結果,忽略了企業整體素質和效益的提高,結果造成集團發展捉襟見肘,資金和人力都跟不上,發展底氣不足,效益低下。

在政府各項優惠政策的刺激下,韓國大企業集團就曾一度進行擴張,不惜一切地擴大規模,即便自己根本不了解,不擅長的領域,企業也不斷滲入。比如,“現代”有57家,“三星”有80家,“金星”有49家,等等。特別是“起亞”集團,它本來是以生產汽車為主,擁有28個係列企業,但它還把領域擴展到了和汽車生產毫無關係的特殊鋼和建築等領域,結果在沒有準確把握特殊鋼需求的情況下,盲目投入1萬億韓元,結果,捆住了集團的手腳,並且公司相互進行貸款擔保和內部交易活動,其關係就像蜘蛛網一樣錯綜複雜,牽一發而動全身,最後製約了企業的發展。

其實,大規模不一定就適合企業的發展,一定要根據企業發展的具體情況,保證企業能夠正常運轉,順利發展才可以。

另外,一些企業家還經常犯貪求大利的毛病,想一口吃個胖子,結果,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反倒傷害了自己。

著名化妝師毛戈平一直是娛樂圈的風雲人物,他打拚多年,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化妝品公司,在北京、上海、杭州還開辦了藝術學校,平時還參與影視劇的拍攝。他如今有這樣大的事業,但他經常說:“掙錢方麵誰都不會一口吃個胖子,我不相信有一夜起來就家財萬貫的,所以,我寧願自己一點一點去幹,任何一個項目上市之前我都會做成本收益的估算,有50%的風險我都不會去做。”

正是毛戈平能夠一步步積累,不貪求大利,使得他的事業穩步上升,財富自然增長。所以,作為企業家,我們身兼的責任非常重大,切忌毛躁,輕易冒進。應該穩紮穩打,不要跟風,在推出新產品前,一定要做詳細地調查和研究,不能存在盲目性、試探性、僥幸性,這樣很容易導致決策失誤,使企業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