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理,才能保證存活
【德魯克如是說】
除非新事業能夠擁有完善的管理,否則即便它擁有多麼出色的概念、多麼雄厚的資金和多麼好的產品質量,甚至有多麼廣大的市場需求,它都無法生存下去。
——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
【活學活用】
有效的管理製度是一個團隊生存和作戰的保障。沒有了製度保障,這個團隊就會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政,失去凝聚力,更形不成戰鬥力。同時,有效的製度也能保障自由和創造力。為了更好地發展,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不受侵犯,每個企業都會製定一些規章製度,以約束員工的行為。這不是對員工自由的限製和剝奪,相反,隻有在這樣的製度之下,每一位員工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自由,才不會受到別人的侵犯,才能真正開展具有創造性的工作。企業的製度建設正是對員工利益的最大保護。
有這樣一個例子,豬圈裏有兩頭豬,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邊有個踏板,另一邊是投食口。豬每踩一下踏板,在踏板的另一端投食口就會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一隻豬去踩踏板,另一隻豬就有機會搶先吃到另一邊落下的食物。當小豬踩動踏板時,大豬會在小豬跑到食槽之前剛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豬踩動了踏板,則還有機會在小豬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吃到另一半食物。
結果,小豬將選擇“坐享其成”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邊,而大豬則為剩下的那一點兒食物不知疲倦地奔忙於踏板和食槽之間。
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小豬踩踏板將一無所獲,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對小豬而言,無論大豬是否踩動踏板,自己不主動踩踏板是最好的選擇。反觀大豬,明知小豬是不會去踩動踏板的,自己親自去踩踏板總比不踩強,所以隻好親力親為了。
其實“小豬躺著大豬跑”的現象是因為故事中的遊戲規則導致的。規則中的核心問題是“每次落下的食物數量和踏板與投食口之間的距離”。如果改變一下核心問題,豬圈裏就可能發生另外的現象了。
第一種方案:減少投食量。把投食量改為原來的一半,結果是小豬、大豬都不去踩踏板了。小豬去踩,大豬將會把食物吃光;大豬去踩,小豬也會把食物吃光。誰去踩踏板,就意味著為對方貢獻食物,所以誰也不會有踩踏板的動力了。
第二種方案:增加投食量。投食量增加為原來的一倍。結果小豬、大豬都會去踩踏板。誰想吃,誰就會去踩踏板,反正對方不會把食物吃光。小豬和大豬相當於生活在物質相對豐富的“共產主義”社會,所以競爭意識不會很強。對於遊戲規則的設計者來說,這個規則的成本相當高;而且因為沒有競爭,想讓豬多踩踏板的效果並不好。
第三種方案:減少投食量,增加距離。投食量變為原來的一半,但同時把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結果,小豬和大豬都搶著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勞者多得,每次的收獲剛好消費完。對於遊戲設計者,這是一個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獲最大。
上麵這個分析的過程就是一個如何建立管理製度的典型分析的例子,任何一個企業都應該重視管理製度的建立,因為缺乏完善的管理製度,人員都工作懈怠,那麼,再好的人才,再好的物質保障都無濟於事。所以,完善的製度對企業發展非常重要。
中國的火鍋企業海底撈就因為擁有完善的製度管理,使企業蒸蒸日上。其製定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係。在原料采購上,其所有蔬菜類菜品都是直接從農戶努力購進,農戶把菜從地裏采摘之後直接送往公司,沒有中間商的參與,這樣就減少了菜品的市場滯留期,保證了新鮮度。之後,品控人員還要對每一樣蔬菜進行農藥殘留檢測,隻有合格的菜才能被允許收貨。
在菜品清洗加工過程中,海底撈嚴格把物流配送中心的蔬菜加工車間控製在6 ~ 8攝氏度,每天有專門的品控人員對食品的驗貨標準、各車間和庫房的溫度、濕度進行嚴格控製,並對生產現場的衛生環境進行檢查監督。
在產品配送和儲存上,海底撈要求整個過程中必須保持0 ~ 4攝氏度。為了保證食品安全,配送車輛還要進行嚴格的檢查、清理、消毒,並在車輛中安放好溫度記錄儀,以便第二天對絕對異常的溫度進行分析處理。特別是在每年5~10月和冬季這段蔬菜容易凍傷的季節。不僅如此,海底撈的服務也是非常到位。海底撈在拚命強調“特色口味”的時候,海底撈創新性地把其他行業的服務納入免費服務範圍:比如,把美容業的修指甲,把網吧的服務,把茶館的服務提供給等座位的客人,讓折磨人的“等座”成為一種享受。
正是這樣完善的管理製度,讓整個企業的員工緊密結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海底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