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企業經營中的問題診斷(2)(3 / 3)

比例不均,發展難以平穩

【德魯克如是說】

規模不當的原因有時雖然不清楚,但其診斷卻是很簡單,因為它們的症狀是明顯而相同的。規模不當的企業中必然有一個(或極少數幾個)領域,活動、職能部門或工作不成比例得過於龐大。這個領域是如此的龐大,以至於必須投入大量的努力和成本,使得企業不可能取得經濟成績和成果。無論企業生產出多少收益來,這個過於龐大的領域總是把這些收益吸收進去了還不夠。

——德魯克《管理:使命、責任、實踐》

【活學活用】

德魯克認為,一個公司可能因為太過複雜而無法管理,這一點毫無疑問。內部比例不均,企業的發展就難以達到平穩。而占有高比重的那部分業務,總是在吸收企業的資源,所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包括社會資源、企業資源、物質資源、人力資源等各種資源的均衡配置。

華為總裁任正非提出“堅持均衡發展”戰略。要求“繼續堅持均衡的發展思想,推進各項工作的改革和改良。通過持之以恒地改進,不斷地增強組織活力,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以及不斷地提高人均效率”。

華為公司在前期發展階段,把企業的重點放在了經營上,因為隻有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對於當時比較弱小的華為來說,注重經營才是生存之策。隨著企業的發展,效益的提升,1997年以後,公司根據現狀和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開始轉換戰略重點,強化內部管理,通過引進世界一流企業的管理體係,在管理上與一流企業接軌,通過管理的效率來促進經營效益的提高。

華為是“知識”密集型企業。它強大的競爭力,正是來自於一支強大的研發團隊。於是也就造就了華為的“二多”:一線銷售人員多,內線研發人員多。在華為的員工中,技術研究及開發人員占46%,市場營銷和服務人員占33%,管理及其他人員占9%,其餘的12%才是生產人員。20年來,華為一直保持這樣的比例,人力資源配置呈“研發和市場兩邊高”的“微笑曲線”。

這個均衡的比例,保證了整個企業內部資源高效整合在一起,當這個微笑曲線也像一把弓,越彎則弓的拉力越大,向高層次發展的動能越強。這種微笑曲線強調了事業在兩極的平衡發展。正是以比例適當來保證各個部門均衡發展的企業。

同時,企業推行IPD、ISC為核心的管理變革,使企業各個部門的管理者不再是單純的職能部門或職能管理者,企業強化了其身上的經營職能,各部門的領導實際上已經轉化為集管理職能和經營職能為一體的管理者。所以,管理者需要角色定位和角色轉換,從而實現個人在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均衡。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即在個體層麵,實現個人能力與工作職責的動態均衡;在組織層麵,實現部門經營目標與管理效率的動態均衡;在公司層麵,實現功與利、經營與管理、組織戰略目標與組織能力的動態平衡。

均衡發展是企業長壽秘訣,也是第一位的。隻有在先保持企業平衡基礎上的發展,才是穩定的發展。如果忽視了平衡這個重要標準,即便是獲得一時的業績增長,也會很快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