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公寓》第四季已經殺青,曾小賢的舍友也各自有了甜蜜的歸宿,而他本人的感情依然懸而未決。網上網下對於“賢菲組合”的呼聲很高,我打心眼裏感到開心。雖然我在生活中會加傾心諾瀾這樣性格溫柔的女孩,但對曾小賢同學來說,胡一菲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伴侶。像所有人那樣,我也想對他說:“小夥伴,別再婆媽了,你勇敢一點好不好啊!”
話雖是這樣說,但我也很能理解曾小賢的躊躇。不管最終選擇的女孩是誰,那種對待感情慎之又慎的態度並不是過錯。我自己不也是把一段初戀談了13年,才終於開口求婚的嗎?
論起戀愛時間之早,我在同齡人中絕對是遙遙領先的。但直到去年的這個時間,我當年的同窗早已當爹當娘,至少也是新郎新娘了,我依然還處在“初戀期”。這說起來,真是個早起鳥兒被蟲吃的故事。
為什麼會把求婚拖那麼久呢?
首先我並沒有“拖”的感覺。這件事情就像醞釀果實,該發芽的時候發芽,該開花的時候開花,結出果子之後,由青澀慢慢轉至紅熟,這是個很自然很流暢的過程,中間既無拔苗助長、也沒有誰來抑製它。等時候到了,果子和大樹,它們自己會知道。
有些戀人的果實成熟期很短,一年半載已經像樣,而更多人的果實需要三年五載才會圓滿。至於我和許婧,我們果實的成熟期是十三年。時間不短,但是味道正甜。
初戀的時候,我們本著過一天樂一天的原則,覺得未來二字過於縹緲而未加考慮,嘻嘻哈哈地玩到高中。在高考麵對各自誌願的時候,我們第一次有了對“今後”的憧憬,有了努力拉近距離、為了彼此而規劃未來的打算。大學四年的異地生活,讓我們經曆了分別的惦念,同樣也贈予了距離的考驗。在過了這一關後,我們認真地開始思考:一輩子,這其實不是一個遙遠的話題,點點滴滴之間,我們已經走了這麼遠,今後依舊一起走下去,這成了不容置疑的答案。
懷揣著這個答案,我醞釀了五年。
那個時候我們都已經是成年人,老師的諄諄告誡再也不會出現在耳邊了,來自家庭的障礙也都已經不是障礙。因為“浪子回頭”的關係,許婧的父母已能欣然接受我這個當初的“不良少年”,我的老爸老媽一直以來都很支持我們在一起,分隔兩地的生活在我們雙雙畢業去向同一個城市後也迎刃而解。於是看起來,我們完成了重重考驗挑戰了各個難關,終於可以毫無阻隔地在一起了。
那麼,我還在醞釀什麼呢?
我並不屬於優柔寡斷的人,曾小賢式的瞻前顧後在我身上並不適用。硬要說的話,大概我是和關穀同學一樣,心裏總是裝著太過明確的計劃——這是一個關於求婚資格的大計劃。
一個男人什麼時候才算是準備好了向愛人求婚呢?房子、車子、鑽戒,以及丈母娘的讚同票嗎?(這大概是男同胞們呼聲很高的答案。)我的答案沒有那麼具體,但也並不簡單。我想,應該是當這個男人對自己已經認可的時候。
抬頭的一片天 是男兒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