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武鬆,早已忍耐不住,麵對潘金蓮的撩撥,正言拒絕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發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為此等的勾當。倘有些風吹草動,武二眼裏認的是嫂嫂,拳頭卻不認的是嫂嫂!再來休要恁地!”真是斬釘截鐵!人生在世,會遇到一些誘惑,對待這些誘惑,該拒絕就一定要拒絕。君不見,那些墮落的、栽跟鬥的、失足的人,無不與不知拒絕誘惑有關。
宋江在鄆城縣當押司時,卻不會拒絕,因不知拒絕惹出大禍。宋江乃一江湖好漢,絕非好色之徒,他對有困難的人施恩不圖報。閻婆惜的老父病故,因無錢葬送,停屍在家。求到宋江麵前,宋江二話沒說,幫助解決了棺材,又贈銀十兩。閻婆惜的老母親想把女兒嫁給宋江,托王婆說媒。宋江初時不肯,後來禁不住王婆的攛掇,還是應允了。宋江因不知拒絕,才有後來的“坐樓殺惜”一段事情。
從武鬆和宋江兩段故事看,知不知拒絕,關係大矣。拒絕,難免得罪於行誘惑之人,武鬆就得罪了潘金蓮;不知拒絕,難免墜入誘惑的陷阱。何去何從?在誘惑麵前,入陷阱事大,得罪人事小,當然應當拒絕。“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鐵鉤。”
“人之初,性本善”,這話不假,大千世界,絕對沒有一生下來就打算幹壞事,甚至幹一輩子壞事的人。但是,人有個弱點,有了“第一次”,常常難禁第二次、第三次……的誘惑。那些長期廉潔奉公、嚴於律己的人,也會像其他人一樣,受到誘惑、拉攏、腐蝕。他們能保潔終身,是因為知拒絕,恪守信念,不為所惑。大凡對腐朽東西的浸染,第一次擋不住,就會越陷越深;第一次擋住了,便有了“抗體”,保潔就容易多了。“不知拒絕,險矣哉!”人選擇地獄還是選擇天堂,常係一念之間。人如果成為欲望的奴隸,財迷心竅、權欲橫流、色令智昏,十之八九要走上覆滅的道路。欲望是人前進的一種動力。人活著,當然要努力奮鬥往前走。但也要知道什麼時候該“往回跑”,即收回欲望,這就需要當拒則拒。
對於拒絕,隻“知”拒絕還不夠,還要“會”拒絕。知拒絕而不會拒絕,等於沒拒絕。
拒絕不在乎多麼慷慨激昂,而在乎入情入理。在菊花會上,宋江作《滿江紅》一詞,寫畢,令樂和唱這首詞。正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時,隻見武鬆叫道:“今日也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李逵睜圓雙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魯智深也道:“招安不濟事。”這三位好漢都反對招安,也表示了拒絕,但卻不會拒絕,因此三位好漢的拒絕雖然激昂,但卻無力。一是因為礙於宋江哥哥的情麵,怕得罪人。二是放了空炮,雖心中拒絕招安,口中也拒絕招安,但未見諸行動,空有拒絕之名。倘若武鬆、李逵、魯智深有拒絕的行動,宋江也就不得不考慮一下了,畢竟三位在山寨裏都有重要的地位。三是拒絕時說不出什麼道理來。武鬆說冷了兄弟們的心,那麼弟兄們到底是什麼心?上山來幹什麼的?招安為什麼與許多弟兄的心格格不入?倘若武二郎侃侃而談,講出一番道理,宋江倒還真可能改變主意。魯智深的“招安不濟葬”,話說到了點子上,以後的事實也證實了招安是一條死路,但是魯智深並沒有深究道理。所以宋江問武鬆“如何冷了眾人的心”,武鬆競無言可對。拒絕的理由道不出,拒絕自然缺乏力度。
拒絕的要領之一是態度要堅決,該拒絕的,不留回旋餘地。武鬆拒潘金蓮就堅決,宋江拒王婆就不堅決。
拒絕的要領之二是要講出令人信服的理由。盧俊義初被擒上梁山,宋江請盧俊義當山寨之主,被盧俊義拒絕了。盧俊義回說:“寧就死亡,實難從命。”這表示了拒絕的堅決。次日,宋江大宴盧俊義,又提請盧俊義留在山寨之事。盧俊義答道:“頭領差矣!小可身無罪累,頗有些少家私。生為大宋人,死為大宋鬼,寧死實難聽從。”盧俊義這是講拒絕的道理。我又沒犯什麼罪,我活得好好的,與你們不一樣,我憑什麼入夥。宋江等人若再勸下去就太沒意思了,豈不是強人所難。
鬆下幸之助年輕時當推銷員,推銷工廠生產的產品。有一位買主出的價錢太低,鬆下不能接受,對買主說了一番話:“我可以同意你給的價錢,但是我想起工廠車間裏的工人整天辛苦流汗,做出產品多不容易!所以,想起他們的辛勞,我實在不能同意你給的價錢。”買主說:“那就按你的價錢吧,你的理由說服了我。我遇到過許多推銷員,但誰也沒有說出你這樣的理由來。”
拒絕之三是要講究技巧,尤其是婉拒,話不可說得太生硬。有時別人要求你做什麼,或給予你什麼,並非原則是非問題,很多情況下是出於善意。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盡量婉拒而不傷人家麵子為好。拒絕既需要有大事不糊塗的清醒,也需要有小事不生硬的技巧。
例如,別人想求你辦事,你剛好沒有空,或無能為力,該婉拒還是要婉拒的,如果硬著頭皮承諾下來,辦不成事反而更得罪人。婉拒一定要入情入理,坦言相告自己的為難之處,表示自己不能誤人之事,務必請人家諒解;如果有可能,給人家出點主意也不失為上策。
例如,不想回答別人的問題,一句“無可奉告”過於簡單。拒絕要講究應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