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改一點點,似乎不難。因為這種“改”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它容納原來事物的全部合理因素,改動一個或幾個因素,使合理的更合理,使不合理的變為合理,因此不用動大工程,卻能做到事半功倍。改一點點,關鍵是要有那種靈機一動的天工般的巧心。
提起玻璃,它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曆史。玻璃有一個缺點,太脆,稍受震動和敲擊便粉身碎骨。20世紀以來,各種各樣的玻璃新秀相繼問世,它們具有許多截然不同的秉性,原因就在於它們都隻變了一點點。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摻加了不同的物質,其本領也就大不相同。
有色玻璃有著華麗多彩的外貌,可以做出許多漂亮的工藝品。在玻璃中加些稀土元素,就可以製成金黃色的玻璃,加些黃金粉末就變成金紅玻璃,加入氧化鈷則變成藍玻璃,加入二氧化錳則變成紫色玻璃。
變色玻璃又叫光色玻璃,裏邊摻入了少量的鹵化銀。這種玻璃的顏色隨陽光的強弱而變,可以自動調節室內光線,用它做太陽鏡最合適,陽光一照,鏡片感光變成藍灰色,離開陽光,鏡片又透明如初。
吸熱玻璃是冬暖夏涼的玻璃,它摻有氧化亞鐵。夏天烈日炎炎,吸熱玻璃可以擋住紅外線,使室內明亮涼爽;冬天,室內的紅外線又出不去,減少了室內散熱。
防噪玻璃是在微薄的玻璃夾層中充滿一種特殊的透明物質。安上這種玻璃窗,即使你的鬥室居於鬧市之中,在室內也可以不受室外噪音的幹擾,可以安靜地學習和休息。
玻璃脆的缺點讓人大傷腦筋,但是夾絲玻璃和鋼化玻璃卻很堅硬。夾絲玻璃中心有金屬相連,細絲猶如鐵骨鋼筋;鋼化玻璃是用風冷或化學離子交換法製取的,它們敲不碎、摔不壞、震不破,安裝在溫室頂上,根本不怕冰雹敲擊。
雨天開車,雨水總是把車身弄得濕濕的,使司機看不清外麵。於是人們在車窗前安裝了雨刷,但雨刷晃來晃去,會影響人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發明了能夠導電的玻璃,這種玻璃是在普通玻璃前麵塗上一層導電膜。當電流流過玻璃時,玻璃會發生熱量,從而促使粘在玻璃上的雨水盡快蒸發。
含錳玻璃對發展夜視技術大有用途,因為它專門讓紅外線通過;含鋁玻璃最適合充當防護麵罩,在X光透視中,它能擋住X光,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防盜玻璃的夾層網與自動報警器相連;肥料玻璃含有蔬菜生長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供蔬菜慢慢享用;微珠玻璃是用眾多微小玻璃珠加溫壓成的玻璃布,反射性強,可做銀幕;微晶玻璃堅硬耐高溫,用它做刀具簡直削鐵如泥。
生物玻璃具有和生物類似的特性。生物玻璃是利用微孔技術,用合成樹脂製成的,它能以多種方式與酶聯成固定化酶,用生物玻璃製造的關節、牙齒,像真的一樣。
僅僅玻璃這麼一項產品,由於加了那麼一點點,或改了那麼一點點,它們都具有特殊的功能,變成了各式各樣的新產品。想一想改一點點怎麼樣?這就是變異思維。
利用變異的方法搞發明有兩個途徑。
一是針對產品和服務的缺點去改。國外有一種改進方法,叫做缺點列舉法,即盡可能多地列舉某個產品或服務方麵的缺點,然後在這基礎上,找到主要的缺點加以改進。
二是細分需求。消費者由於存在年齡、職業、性別、性格、興趣、文化、修養、經濟條件的差異,對同一種商品的需求千差萬別,同是羊毛衫,青年學生追求時髦新潮、富有個性的樣式,女職員追求色彩鮮明、有朝氣的樣式,中老年人則注重端莊、穩重。找到了需求差異,也就可在此基礎上,發明一個個新品種、新款式。
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所以,變異的方法也具有創新的普遍意義。
這正是:加加減減出創新,改一點點也生財。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說:“知道事物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人;知道事物實際是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知道事物如何變得更好,說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智慧金言】
誰是有才能的人?你、我、他!我們大家!隻要我們進行主動的思維訓練,注意觀察、比較、質疑、思索、改進,我們每個人都能發現事物的奧秘,並且會讓事物變得更好!
逢山開路,逢水搭橋
梁山泊好漢水戰三敗高俅,盡皆擒捉上山。宋江不肯殺害俘虜,盡數放還。高俅親口應允:“我回到朝廷,便當力奏天子,親自保舉,火速差人前來招安。”
過了些天,梁山泊眾頭目商議,宋江道:“我看高俅此去,未知真實。”吳用笑道:“我觀高俅生的蜂目蛇形,是個轉麵無恩之人。他折了許多軍馬,廢了朝廷許多錢糧,回到京師,必然推病不出,朦朧奏過天子。若要等招安,空勞神力。”
梁山泊眾將士不想空等招安,決定派燕青、戴宗二人去京城疏通關節。燕青提出去李師師家,朱武建議再找找宿太尉。
李師師是一個妓女,生得十分美貌,她可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而是宋徽宗皇帝寵幸的人,皇帝逛妓院有傷大雅,於是隻能偷偷摸摸,從地道往來。燕青想通過李師師這個中介,使自己能麵君陳述實情,於是,李師師便成為聯結梁山好漢與皇帝之間的一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