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七章(3 / 3)

台州市外經貿局數據顯示,2008年1~4月飛躍集團出口總額為1848萬美元,比2007年同期3300萬美元大幅下跌44%,僅相當於其2007年全年出口的1/5。2008年以來,邱繼寶數次談到了壓力。3月份,邱繼寶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如果說人民幣升值對我的企業沒有影響,那是假的。”4月21日下午,中日縫製機械協會高層參訪團一行到飛躍集團考察時,邱繼寶向客人們介紹了飛躍近幾年的總體發展情況和當前麵臨的形勢及應對措施。他希望在世界縫製機械行業麵臨嚴峻壓力的情況下,中日兩國行業企業加強交流,取長補短,團結一致,克難奮進,以更加廣泛和深入的合作推動亞洲乃至世界行業的繁榮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直麵經濟難關中,浙江的數萬民營企業家不再各自為戰,單打獨鬥,靠個體的肩膀獨扛重壓,而是政府積極扶持,企業抱團“取暖”,集體“過冬”,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共同體精神。7月25日,在浙江富陽舉行的民營經濟生存狀況發展態勢研討會上,來自浙江省私營(民營)企業協會、浙江省市場協會、浙江省個體勞動者協會等八大行業協會的百餘位浙商代表共同發出自強宣言:堅定信心,抱團取暖。困難切實擺在眼前,但浙江民營企業的信心並沒有缺失。出席會議的廣廈集團總裁樓忠福表示,浙江的企業大都經曆過好幾次宏觀調控,都沒有倒下,現在企業所處環境嚴峻,但是政府都在想辦法,企業也在謀出路,廣廈集團剛剛用浙商銀行的股權貸了2.5億的資金,“挺下去,總會等到轉機的。”浙江省工商局局長鄭宇民表示,越是在艱難時刻,越能見到浙江精神的閃光。他說,以前把浙江精神概括為6個千,即千辛萬苦去創業,千方百計來經營,千家萬戶抓生產,千山萬水找市場,千言萬語來推銷,千頭萬緒抓根本,看起來現在還要加上兩個千:千錘萬劫磨煉,千變萬化過關。7月底,馬雲給阿裏巴巴集團內部發了一封名為《過冬的使命》的郵件,認為經濟前景不容樂觀,要做好度過寒冷冬天的準備。此郵件傳到互聯網後,為浙商強烈共鳴,隨之引發浙商集體“過冬”的時論。8月2日,在杭州召開的“第二屆APEC工商谘詢理事會亞太中小企業峰會”上,馬雲的“過冬論”得到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孫正義的肯定。孫正義掌管的軟銀,在全球投資了800多家互聯網公司,包括雅虎和阿裏巴巴。談及馬雲“過冬論”,孫正義說,阿裏巴巴這種屬於中國人的電子商務網絡模式,一定能帶領中國中小企業尋找一條利潤新途徑。他強調,軟銀10年前主要投資美國,5年前主要投資日本,而今天主要投資中國及其他亞太國家,他願意從資金上幫助更多中國中小企業。麵臨如此環境,中小企業如何渡過難關?阿裏巴巴不但為之獻計獻策,還推出了商網新品:發布“全球進口”平台--ExporttoChina。阿裏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衛哲說,要給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提供更具體的可能。“從進口來說,每經過一個環節將增加成本,而ExporttoChina平台將使企業與國外供應商直接對接,消除一定比例的成本。

”中國製造企業通過它可以采購到更便宜的零部件。衛哲透露,馬雲曾三度提到“過冬論”,第一次是在阿裏巴巴股價達40元時,第二次是在2007年底的集團會議上,第三次是日前內部信函。“冬天”並不是指阿裏巴巴資金緊缺,而是指全球貿易形勢的“冬天”。他表示,出於對經濟形勢把握,“全球進口”五年前籌備,兩年前著手開發,它的推出將幫助中小企業分散業務集中內地的風險。籌備半年之久的阿裏巴巴網上博覽會也正式上線,將為中小企業降低營銷成本。在共度時艱中,浙商群體不獨互相溝通、谘詢,更與政府有關部門聯手,推出具體措施,以助“浙企突圍”。緊接著的“第二屆峰會”浙江省青年企業家研討會,即是一例。中國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西子聯合控股有限公司總裁陳夏鑫、浙江卡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張金、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曉光、浙江省電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浦德鬆、杭州恒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政綱等青年企業家,圍繞當前企業麵臨的困難和應對舉措、建議意見等方麵展開了熱烈發言,與會專家學者作了針對性點評,相關職能部門領導進行了政策性指導,大家對攜手共克時艱、推動轉型升級形成了共識:當前企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就是轉型,包括思想認識、戰略發展、運營模式和競爭機製;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企業家的信心,政府應幫助外向型企業提升對國際市場的把握能力;傳統製造業在宏觀調控下得以生存的法寶,在於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精密科技質的提升;靠政策和補貼生存,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企業的出路,關鍵在於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與會者集中分析了三大難點:融資難:不是缺錢而是成本太高。周曉光說,“比如有的企業貸款5000萬,可還貸利率也要2000多萬,也就是說企業背著貸款在給銀行打工。”融資成本過高,某種程度上說就是金融界對企業沒有信心。浙商要突圍,金融機構首先要相信企業,要有和企業共克難關的信念。省銀監局副局長韓沂坦誠地詮釋道,浙江經濟總量是全國第四,而貸款額卻排在全國第二位。融資難,金融機構要努力做出整改方案,現在在外浙商也應將在省外的熱錢送回來。資金鏈出現問題的企業很大一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製造加工類企業,與會的企業中也有不缺資金的。彭政綱說:“恒生從事的是IT行業,我們沒有貸款。”浙大盤石、浙江天搜等從事高新產業的企業家都紛紛表示,目前浙江的第三產業,即以高新技術為主的企業尚未卷入融資難的逆境中,而這或許也是企業轉型的方向之一。高成本:不同見解得出不同結論。除了新《勞動法》、物價上漲等其他外部因素,勞動力成本的增幅達25%~30%,傳統製造型企業“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似乎已經不存在。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姚先國教授說:“勞動力成本提高,正是企業加快積累人力資源的最好時機;有能力的企業要抓住時機吸引、留住人才。”雖然越南、柬埔寨等地勞動力相當廉價,但中國具有高素質的卻相對廉價的勞動力,仍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周曉光還建議外銷型外貿企業應該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企業若能自己掌控銷售、營銷、零售的渠道,“抵抗力”就強了。

轉型升級:要堅持發揚浙商精神。與會者認為,有能力的企業應抓住時機,收購、並購那些資金鏈出現問題,但沒有資金有技術、有研發成果的企業。宏觀經濟環境的各種不利因素下,恰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大好時機。不管是企業家還是各部領導和專家們都普遍認識到,企業升級就是要從低端走向中端和高端,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同創業之初一樣,企業升級必然也是一個創新的過程。而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堅持發揚浙商精神尤為重要。浦德鬆說,企業家們除了自救,還要有抱團意識。姚先國補充說,比現在艱難多的困難浙商都跨過了,現在這道坎難不倒浙商的。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張浚生鼓舞在座的青年企業家,“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參見《青年時報》2008年8月連續報道。也有不少著名企業家頻頻發表“過冬”、“突圍”的見解和建議。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以“不要單打獨鬥,要聯合起來做大”為題,表述自己的觀點:戰略轉型是根據整個大環境來考慮的。企業要生存發展,企業的決策者就要時刻感覺世界的變化。環境惡化、資源緊張、成本上漲,這些其實早有信號,綜合諸多因素,2007年5月我們就覺得應該是戰略轉型的時候了。現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資金是跟著項目來的,如果企業有前景,資金一點都不用愁。至於原材料漲價,全世界所有的企業都麵臨這個問題,大家都是平等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要打基礎、練內功,提高人員素質,積極自主創新。隻要企業自身有活力,其他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比如,汽車行業是各行業的集合,紡織、塑料、橡膠、五金、電子、電器、模具、機械、石油化工等都集合在汽車產品上。這些行業目前都感受到比較大的壓力,其實可以考慮轉型成為汽車零部件企業。以前的黃岩利民皮鞋總廠就轉型為汽車零部件企業,做儀表台、內飾件、保險杠等,效益不錯。吉利可以吸收不少相關行業內的困難企業,這是難得的機遇。浙江民企目前遇到的困難,首先要做的是判斷所在的行業有沒有發展前途,如果是朝陽產業,就想辦法堅持下去,能活下來就會有很大發展。如果行業不好,就盡快轉行。另外,浙江的民營企業都是靠自己闖蕩,走出相對領先的成功道路,今後浙江民企要團結起來,形成真正有競爭力的、集團型的發展,共同形成行業的領先地位,不能依靠單打獨鬥。浙商在應對2008年經濟危機中表現出的共同體精神,是前所未有的,是為浙商群體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