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夏文考古遺址
秘魯
瓦奇埃克撒河和莫什納河是兩條彙流的冰河,二者交彙後,一直向
東北流入亞馬孫河的主要支流中,而夏文考古遺址恰好坐落於這兩條冰
河的交彙處。
夏文考古遺址所在的峽穀位於安第斯山脈中科迪勒拉·布蘭卡山的
東側。該峽穀很窄,一般寬度不超過5公裏。該遺址的海拔大約3200
米,並且此處的高大山脈直升至遺址上大約4400米。
遺址包括一個居民點和與之相連的一個紀念性藝術建築。居民點建
於公元的第一個千年。在這1000年的曆史過程中,該居民點的居民從
隻有1000人左右一舉發展成為原居民人數的2~3倍;紀念性的藝術建
築物建造後,在這
1000年的大部分時間
中,它不斷地得以改
造,並且還進行了一
係列的擴建。大約於
公元後的第三個世紀
的某個時間起,人們
就不再使用它了。
研究中的紀念性
藝術建築物包括一係
列由石頭和灰泥建成的梯形地、平台和大廈。這些建築結構代表了一對
廟宇綜合體,可以將它們稱為老廟和新廟。每一個綜合建築物都是一個
U形土墩圍在露天場地外。老廟宇廣場的中心是一個圓,而新廟宇廣
場的中心則是正方形,這些遺址中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廟宇綜合體建立
之時,建在其內部的很多畫廊。
在公元後的第一個千年中,夏文考古遺址主要用作宗教中心。在該
遺址中發掘出的物品表明,此處的宗教儀式主要是如同薩滿教巫師那
樣,將人化為圖騰動物,尤其是美洲虎和凱門鱷。
在夏文考古遺址中,老廟宇建築是一個附加建築和改建後建築的綜
合體。原始建築的建立時間大約要追溯到公元前900年。這個建築被稱
為老廟宇,它包括3個相互連接的土墩,形成U形結構,這個U形結
構正好圍繞著一塊凹陷的圓形廣場。北部的土墩橫截麵為45米×75
米,高14米;中部的土墩橫截麵為29米×44米,高11米;南部的土
墩橫截麵為35米×71米,高16米。每一個土墩內都建有畫廊。而在
中部土墩的中心處,也建有一個畫廊,放置著夏文考古遺址中主要的宗
教人物。該畫廊高45米,雕刻著花崗岩神人同形同性論的人物,這些
人物明顯地帶有貓的特征,例如,尖銳的牙齒和鋒利的爪子。此物體的
尖狀底座位於畫廊的地板,頂端正好嵌入天花板上。此畫廊的上麵原本
也是一個畫廊。後來,上部畫廊地板上被移去一塊石頭,可能已經默認
將這個畫廊當作神諭之地了。在1945年的山崩中,上層的畫廊被毀
壞了。
公元前的第一個千年的曆史過程中,南部的土墩遺址得到擴建。後
來,經過進一步擴建,創造出廣為人知的卡斯蒂約建築結構。正是這種
結構形成了新U形的平台和遺跡,它們聚集於正方形的廣場上,形成
了新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