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璜舉薦的吳起和樂羊都是一代名將,西門豹治鄴被傳為佳話,李克和屈侯鮒也都是品行端方、學識淵博的大臣。翟璜為魏國舉薦了這些優秀的人才,確實有競爭相國的資本。
雖然翟璜對他有舉薦之恩,但是李克並沒有在這個時候逢迎翟璜,而是義正詞嚴地說:“以您的身份不應當說這種話,怎麼能為了當大官和別人比功勞呢?大王向我谘詢相國的人選,我則本著慎重的態度提出建議。我之所以知道大王會選擇魏成當相國,主要根據兩個原因。一是魏成的俸祿十分之九都用來幫助別人,自己所用隻占十分之一;二是他舉薦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三個人,大王把他們視為老師,而您舉薦引進的五個人,卻是大王的臣子。所以您怎麼能和魏成相比呢!”
這便是“以人識人”的道理了。通過一個人的言行趣味和所交往的朋友,就比較容易判斷和了解他是怎樣一種人了。譬如喜歡運動的人往往容易結交運動愛好者,商人往往容易結交生意場上的人,喜歡整日搓麻將的人,賭友一定少不了。如果你往來的都是專家學者,那麼你本人的學識也一定差不了。
智慧金言
我們要觀察判斷和了解一個人,不是聽他自己怎樣說,或者別人說他如何了不起,而是要看他所結交的是怎樣的朋友。
善於權衡:穩健於行事,遠見於方向
已故的霍英東先生,在世時穩健於行事,創下了輝煌的業績。在中央電視台《麵對麵》節目中,主持人王誌問霍英東長子霍震霆先生:“你父親留給你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霍震霆說:“他早年吃過不少苦,但他並沒有被打垮,他在磨煉中取得豐富的人生經驗,眼力不斷提高,他堅信自己將來一定會成為幹大事業的人。他的愛國思想與遠見意識,給了我們很多鼓勵和啟發。”
二戰結束後,霍英東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發財的機會。日本侵略者投降後,留下了很多機器設備,價錢很便宜,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能賣出較好的價格。霍英東很想做這種生意,於是他特別注意拍賣舊貨的消息,及時趕到現場,以內行的目光挑選出那些有價值的東西,大批買進,迅速修好後賣出。有一次,他看準一批機器,並且在競買中以1.8萬港元中標。有一個工廠老板也看中了這批貨,願意出4萬港元從他手中買下。霍英東一轉手就淨賺了2.2萬港元,這是他最初積累的資本。
朝鮮戰爭結束後,霍英東就預料到,香港航運事業的繁榮,必然會帶來金融貿易的發展,而這又將促進商業及住宅樓的開發。這是一種線性思維,鏈接速度非常快。霍英東先行一步把經營重點轉向了房地產開發。1954年12月,霍英東拿出自己多年積累的120萬港元,另向銀行貸款160萬港元,在香港銅鑼灣買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廈,並創辦了“立信建築置業有限公司”。開始,他效仿別人的經營方法,自己花錢買舊樓,拆了後建成新樓逐層出售。盡管風險比較小,可資金周轉不快,限製了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