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試官:現在我們要問一個問題,看看你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要想得太多,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識,描述一下你的想法。這個問題是,下水道的井蓋為什麼是圓的?
應試者:它們並不都是圓的。有些是方的。的確有些圓井蓋,但我也看過方的、長方的。
麵試官:不過我們隻考慮圓形的井蓋,它們為什麼是圓的?
應試者:如果我們隻考慮圓的,那麼它們自然是圓的。
麵試官:我的意思是,為什麼會存在圓的井蓋?把井蓋設計成圓形的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應試者:是有特殊意義。當需要覆蓋的洞是圓形時,通常蓋子也是圓的。用一個圓形的蓋子蓋一個圓形的洞,這是最簡單的辦法。
麵試官:你能想到一個圓形的井蓋比方形的井蓋有哪些優點嗎?
應試者: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看看蓋子下麵是什麼。蓋子下麵的洞是圓的,因為圓柱形最能承受周圍土地的壓力。而且,下水道出入孔意味著要留出足夠一個人通過的空間,而一個順著梯子爬下去的人的橫截麵基本是圓的。所以圓形自然而然地成為下水道出入孔的形狀。圓形的井蓋隻是為了覆蓋圓形的洞口。
麵試官:你認為存在安全方麵的考慮嗎?我的意思是,方形的井蓋會不會掉進去,因此造成人身傷害?
應試者:不大可能。有時在一些方形洞口上也會看到方形的蓋子。這種蓋子比入口大,周圍有橫檔。通常這種蓋子是金屬質地,非常重。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兩英尺寬的方形洞口,1~1.5英寸寬的橫檔。為了讓井蓋掉進去,需要抬起一端,然後旋轉30度,這樣它就不受橫檔的妨礙了,然後再將井蓋與地平線呈45度角,這時轉移的重心才足以讓井蓋掉下去。是的,井蓋的確存在掉下去的可能,但可能性非常校隻要對負責開井蓋的人稍加培訓,他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井蓋的形狀完全取決於它要覆蓋的洞口的形狀。
麵試官(麵有難色):失陪一下;我要與管理層談點事情(離開了房間)(10分鍾後,麵試官回來了)。
麵試官:我們推薦你立刻去銷售部工作。
在實際應試中你會發現,名企的“怪題”並不促狹怪異,實際上他們更棋高一著。正是通過這樣一張更加靈活、更加精巧的大網,網羅更優秀、更有潛力的人才。很多人之所以覺得不習慣於他們出題時的怪招,主要是因為他們習慣了應試教育,頭腦裏有許多僵化的教條,腦子不能靈活地轉動而已。實際上,這樣的考試在國外的招聘中早已屢見不鮮,很多公司都有了這方麵專門的題庫。隻要我們有意識地轉變思路,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多一些逆向思維、發散性思維等,“怪題”也就不那麼讓人感覺奇怪了。下麵介紹一些方法能夠幫助你成功通過麵試。
(1)把緊自己的嘴巴,三思而後答。
麵試場上,考官們經常采用的一個基本策略就是盡量地讓應試者多講話,目的在於想多了解一些應試者在書麵材料中沒有反映的情況。所以求職者一定要注意把緊自己的嘴巴,該講則講,不該講的絕不要多講,更不要采取主動出擊的辦法,以免畫蛇添足。
李婕到一家廣告公司參加麵試。當考官問到“你有什麼缺點”時,她按事先準備好的答案作了回答。考官聽了之後沒有吱聲,她以為是自己答得不好,又怕冷場,於是又講了一個缺點。可是考官一直靜靜地聽著還是不說話,就這樣,李婕一個又一個地講了不少自己的不足,而且都是沒有經過預先考慮過的。
俗話說:“言多必失。”這樣的應答是不明智的,結果吃虧的往往是應試者自己。所以,在應試時一定要注意把緊自己的嘴巴,如果認為已經回答完了,就不要多講話。不要為了自我推銷而試圖采用多講話的策略來謀求在較短的時間內讓招聘方多了解自己,事實上這種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講並不可齲
(2)留足進退餘地,隨機而應變。
在麵試當中,對那些需要從幾個方麵來加以闡述,或者是“圈套”式的問題,應試者要注意運用靈活的語言表達技巧,不要一開始就把話講死。否則,很容易將自己置於尷尬境地或陷入“圈套”之中。
當考官提出“你認為應抓住幾個要點?”之類的問題時,你的應答最好這樣開頭:“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抓住以下‘幾個’要點。”在此用“幾個”而不用具體的數字“三個”、“四個”或“五個”來回答,給自己預留了靈活發揮的空間,可以邊回答、邊思考、邊豐富。反之,如果話一講死,一旦出現卡殼,就會神情慌亂、精神緊張,本來完全可以應答的問題也就答不好了。
當考官提出“據說你對‘某某’問題很有研究,不妨談些你的看法。”這樣一些誘導式的問題時,你的應答須特別謹慎。因為考官提出問題的時候,就把你界定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下,實際上是為了對你作深入了解所設定的“圈套”。即使你真的對“某某”問題很有研究,也切不可自以為是。否則,你將會麵臨難度更大的追蹤性問題。你不妨這樣回答:“談不上很有研究,隻是略知一二,可以共同探討一下。”這表麵上看是對考官的謙恭,而實質上是在於給自己留下回旋的餘地,以便隨機應變。
(3)不置可否地應答,模棱而兩可。
應試場上,考官時常會設置一些無論你作肯定的回答還是作否定的回答都不討好的問題。比如,考官問:“依你現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們公司更好的單位吧?”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則說明你這個人心高氣傲,或者“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不是說明你的能力有問題,就是說明自信心不足;如果你回答“我不知道”或“我不清楚”,則又有拒絕回答之嫌。真是左右為難!
當你遇到這種任何一種答案都不是很理想的問題時,就要善於用模糊語言來應答。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論”作為開頭,接著從正反兩方麵來解釋你的觀點。不妨這樣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我能找到比貴公司更好一點的企業,但別的企業在對人才培養方麵或許不如貴公司重視,機會或許也不如貴公司多。我想,珍惜已有的是最為現實的。”這樣回答,不僅能將自己置於一個有利的位置,而且會讓考官領略到你的高明和“厲害”。
(4)圓好自己的說辭,滴水而不漏。
有一位大學生參加一個商場采購經理一職的麵試,當考官提出“請你舉一個實例說明你的工作規範和流程”時,他回答:“這有可能涉及我們的商業秘密。”考官說:“那麼好吧,請你把那些不屬於商業秘密的內容告訴我。”
這樣一來,問題的難度更大了,他先得分清楚哪些是商業秘密,哪些不是,一旦說漏了嘴,則更顯出其專業水平不夠。不能自圓其說,很可能會被逼入“死角”。
在麵試中,有時考官所提的一些問題並不一定要求有什麼標準答案,隻是要求應試者能回答得滴水不漏、自圓其說而已。這就要求應試者答題之前要盡可能考慮得周到一些,以免使自己陷於被動境地。
有兩個典型的考題,在求職場上出現的頻率最高。一是“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二是“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這兩個考題貌似簡單,其實很難答好。因為,接下來考官會追問:“你的這些優點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幫助?”“你的這些缺點會對我們的工作帶來什麼影響?”之後,還可以層層深入,“乘勝追擊”,應試者是很容易陷入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的。從某種程度上說,說辭就是一種鬥智,你必須圓好自己的說辭,方能滴水不漏。
(5)不拘一格的思維,“歪打”而“正著”。
麵試中,如果考官提出近似於遊戲或笑話式的過於簡單化的問題,你就應該多轉一轉腦子,想一想考官是否另有所指,是否在考察你的(智商)、EQ(情商)。如果是,那就得跳出常規思維的束縛,采用一種非常規思維或發散式思維的方式去應答問題,以求收到“歪打正著”的奇效。切不可機械地作就事論事的回答。
有一位女青年到一家大公司應聘管理人員的時候,一位考官突然提問:“請問,一加一是多少?”她先是一愣,略一思索後,便出其不意地反問考官:“請問,您是說的哪種場合下的一加一?如果是團隊精神,那麼一加一大於二;如果是單槍匹馬,那麼一加一小於二。所以,‘一加一是多少’這就要看你想要多少了。”
由於女青年采取了非常規思維的應對方式,在眾多應試者中,她便脫穎而出了。
(6)擺平自己的心氣,委婉而機敏。
應試場上,考官往往會針對求職者的薄弱點提出一些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比如,對年輕的求職者會設問:“從你的年齡看,我們認為你擔任經理這個職務太年輕了,你是怎麼看的?”對年齡稍大的求職者又會設問:“我們覺得你的年齡稍大了點,恐怕在精力方麵不如年輕人吧。”等等。
麵對這樣的考題,如果回答“不對”、“不會”、“不見得吧”、“我看未必”、“完全不是這麼回事”,等等,雖然也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但由於語氣過於生硬,否定過於直接往往會引起考官的不悅。比較好的回答應該是“這樣的說法未必全對”,“這樣的看法值得探討”,“對這樣的觀點可以商榷”,“這樣的說法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恐怕不能完全接受”,等等。
總之,麵對這樣一些帶有挑戰性的考題,你一定要心平氣和,較為委婉地加以反駁和申訴,絕不可以情緒激動,更不能氣急敗壞,以免引起考官的反感而招致應試失敗。
(7)放飛想象的翅膀,言之而有物。
麵試中,偶爾也會出現一些近乎怪異的假想題,這類題目一般都具有不確定性和隨意性,這也使得應試者在回答時有了發揮想象的空間和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領域,你隻要充分利用自己積累的知識,大膽地以“假設”對“假設”,就能夠爭得主動,穩操勝券了。
一位華裔小姐到一家美國公司應試,在眾多稀奇古怪的問題中,她遇到了這樣一道怪題:“在沒有天平的情況下,你該如何稱出一架飛機的重量?”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刁鑽怪異得近乎於《天方夜譚》。這位華裔小姐來了個“以牙還牙”,也用假設法作了應答:“這要看你是用中國式還是美國式的方法了。假若是中國人,他會從古老的‘曹衝稱象’的典故中得到啟迪;假若是美國人,他或者會現實一些,拆下零件來分別過磅就是;也可以浪漫一些,發明一種特大型吊秤也並非不可能。”
這種頗有想象力且極富創意的應答,令考官不得不為之驚歎,於是,她順理成章地過了應試關。
(8)麵對“刁難”巧“較量”,針鋒而相對。
應試場上,若遇到考官的“刁難”,善於“較量”也是一個“殺手鐧”。
一位華裔女生前往牛津大學,為了一個實驗課題,她與課題主持人發生了爭執。課題主持人有些慍怒道:“你以為這就能說服我嗎?不,不!”應試的華裔女生平靜地說:“當然不一定,因為我還沒出生時,你就是心理大夫了。不過,如果沒有人來做這個實驗,那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我和你誰對誰錯。”課題主持人仍然不依不饒道:“就憑你那個實驗方案?它有十處以上的錯誤!”華裔女生道:“那隻能表明它還不成熟;正因為這樣,我才向您拜師來了埃”課題主持人愣了一下,又說:“你以為我會指導一個反對我的人嗎?”華裔女生笑了:“我選擇這個課題,是因為你在自己的專著裏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行為治療的目的,是為了給飽受痛苦折磨的人一個正常人生活的權利’。老實說,您書中的其他話我不一定讚同,可這句話卻成為我前來求學的動力。”
在一番“針鋒相對”的“較量”之後,課題主持人不得不對這位東方女性刮目相看,他欣然錄取了這位頗有膽識與個性的華裔女生。
顯然,這裏的“殺手鐧”無疑是應試者在“較量”中巧妙地引用了課題主持人的專著。
“以詐取誠”之計的運用永遠是有限度的,隻能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場合運用,還要使用適當的手段。為人處世仍然應該是以誠為本。
7.無懈可擊,完美收場
無論你是一個多麼高明的求職老手,對於自己“鍾情”單位的麵試,雖表麵能從容不迫、侃侃而答,但內心仍是步步為營,小心謹慎。其實,隻要掌握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你就能瀟灑自如,維持麵試的良好氣氛。
麵試臨近尾聲時,考官在談過主要問題之後,可能會提一兩個比較尖銳或敏感的問題,以便深入、徹底地了解應試人的情況。在此之後,話題的選擇可能會非常隨意,有一點聊天的味道,談話十分輕鬆,這就已經標誌著麵試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
在收尾階段,考官的神情會更為自由放鬆,目光中審視的意味會明顯減少,談話語氣會顯得更加柔和,等等。麵試過程中,考生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考官傳遞了大量信息,但大部分信息可能並不會引起考官的關注,難以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能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隻是第一印象(首因效應)和最後的整體感覺(近因效應)。由於近因效應的影響,考官對於考生最後給自己的感覺的記憶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考生努力在最後階段抓住時機,給考官留下美好的印象是至關重要的。
求職麵試猶如奏樂演唱,需要講求結束之術,雖不可苛求“高潮”,但虎頭蛇尾則可能前功盡棄或丟掉即將到手的機會。不少求職者麵試開始表現不俗,甚至成為招聘單位的“意中人”,但是在結束時的“不拘小節”露出破綻,致使“煮熟的鴨子飛了”。其實,編織筐簍全在收口,下棋一著不慎全盤皆輸,求職過程,同樣需要善始善終。
很多求職應試者麵試結束時,因成功的興奮,或因失敗的恐懼,會語無倫次,手足無措。其實,麵試結束時,如何收場才恰到好處?麵試官認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會錄用迫不及待的候選人。我們應當學習一下怎樣停止推銷——不要誤會,這裏指的是麵試中的自我推銷——否則你就得不到工作。密切觀察麵試官的肢體語言是否有結束麵試的信號,知趣一點,無休止的爭論會浪費大家的時間。
作為應試者,您不妨:
(1)表達您對應聘職位的理解。
考生向考官表達自己的求職意願,態度要明朗、堅定、誠懇,語言要有感染力,身體語言要協調配合,堅持以誠動人,以情感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幸運女神總是垂青那些誠摯、執著的人們。
(2)充滿熱情地告訴麵試者您對此職位感興趣,並詢問下一步是什麼。
辦事有條理、工作熱情高的人通常是麵試中的“幸運兒”。
(3)再次向麵試官總結一下自己最受歡迎的方麵。
你能否勝任應聘職位的工作任務,是考官最為關注的事情,你應用自己的自信心來感染考官的情緒,使他更加相信你是一個優秀的人眩
麵試將完的時候,假如對方沒表示和你聯係,你可以問對方什麼時候作出最後決定,好讓自己有一個心理準備,或問可否在一段時間內來電話詢問。不過,有禮貌的公司,不管你成功與否,一定會給你一個答複。不要不敢問及有關未來工作的問題。臨別時,說些難忘的話,以在眾多的求職者中加深自己在公司的印象。比如:“您對這份工作情況的介紹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謝謝您能會見我。”以對麵試官的肯定評價加深印象。如問:“我在事業上有什麼發展機會”要比“我能得到多長時間的假期?”要巧妙得多。同樣是為求職成功,前者虛懷若穀、尋求指導,後者則急不可待、焦慮不安。
中國乃禮儀之邦,講文明懂禮貌是一種良好的品格,也是打工、求職者應具備的起碼素質。當考官暗示或明示可以結束麵試時,應試人要禮貌地與考官告辭。告辭時一般要麵帶微笑,並說些感謝對方給了自己這次麵試機會之類的話。例如“非常感謝你們給了我這次寶貴的機會,我會為曾經參加過貴單位的麵試而自豪!真心地謝謝你們,再見!”告辭時考生還可以說一些向考官們虛心求教的話,例如,“非常有幸能與你們談了這麼多,我感覺收獲很大,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向你們求教……”同時,你可以向考官詢問與其聯係的方法,這時考官如果願意的話,他可能會送你一張名片。另外,告辭前如果考官沒有明確告訴你什麼時候可以接到麵試結果通知,你可以向他提出這個問題。麵試雖然結束了,但公司的考察並沒有畫上句號。麵試結束時的禮節是公司考察錄用的重要砝碼。有些考官以起身表示麵談的結束,另一些則用“同你談話我感到很愉快”或“感謝你前來麵談”這樣的辭令結束談話。對此應十分敏銳,不失時機地起身告辭。成功方法在於,不要在麵試官結束談話前表現出浮躁不安、急欲離去的樣子,辭別時應整理好隨身攜帶的物品,不要丟三落四,不要風風火火,而要從容穩重,有條不紊。出去推門或拉門時,要轉身正麵麵對考官,讓後者先出門,然後輕輕關上門。走出時,如果在你麵試前有秘書或接待員接待過你或招待過你的話,也應一並向他們致謝告辭。
www.biqi.me比奇中文網一直在為提高閱讀體驗而努力,喜歡請與好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