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知己想到,如果一個人的腦死亡了,他的一切記憶和思維應該都消失了,那麼即便是他的其它器官還有生命的跡象,他也仍然是沒有活著的涵義了。然而大腦死亡後如果器官沒有移植到其他人的身上,他們同樣會慢慢死亡。
劉知己慢慢的坐了下來,想了一下死亡的過程。從心髒停跳到腦死亡,大腦死亡後呼吸消失,然後神經係統癱瘓,體內的各個組織器官開始慢慢的死亡。那些免疫係統喪失了他們的作用,體內的抗體慢慢的被分解掉(沒有新的抗體產生),皮膚表麵的細菌和其它微生物開始進入皮下,而此時皮下組織已經死亡了,皮下的神經也不會發出免疫的感應信號,皮下再也不會產生抗體。那麼這些入侵者開始大量的繁殖,瘋狂的破壞周身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同樣體內的微生物同樣開始了他們的活動,整個人的身體在慢慢的變化著,慢慢的被分解,慢慢的腐爛,慢慢的消失掉。
想到這些,劉知己竟然發現自己被自己嚇到了,隨後再次的想象總結所看到的死亡的整個過程:
1.眼睛失去了光澤(好多人死後眼睛睜著,而且睜的大大的)
2.皮膚的顏色開始變化(一般是皮膚變得蒼白,因為血液循環消失了)
3.頭發開始豎立(肌肉僵硬的結果)
4.屍斑的產生(血液循環終止,身體低下位的血管受到重力的作用會充滿血液,呈暗紅色或暗紫紅色)
剩下的都是想到的:
5.身體慢慢的腐爛(身體的氧化和微生物的分解)
6.腹部的腐敗產生大量的氣體
7.整個身體完全腐爛掉,慢慢的消失
至於人為什麼會死亡這個問題,劉知己想到的是人必須死亡,這種死亡是必然的:
1.概率死亡。從人一出生開始,各種導致死亡的東西就伴隨著我們,各種疾病,各種外界的突發事件,各種自然和社會的危險被我們一一的躲過(是不是感到很幸運),另外我們還不斷克服這消極情緒所帶來的自殺傾向,但這裏麵有好多的人在各種不利因素下竟然走向了死亡,離我們而去。然而活下來的人同樣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這段太消極了),他們遇到了這樣和那樣的煩心事,他們承受著這樣那樣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最後他們的身體開始承受不了,特別是心理還很不堅定的情況下,他們就慢慢的走向了死亡。
2.那麼心理條件很好,很注意身體健康的人就可以逃避死亡麼,不能!每個人的生長都來源於細胞的分裂和分化,這形成了人體的各個組織,同時當身體的某個組織受到損傷時,會產生一定的修複功能。當然還有一些組織損傷之後是不可修複的,那麼這些不可修複的組織中的細胞在慢慢的死亡,當這些組織失去了它的功能時,必然會對一個人的生理機能造成一定或者很大的影響。另外細胞的分裂必然會有一定的限度,這個限度就是細胞分裂以及細胞分裂產生的細胞的分裂的次數應該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當大多數細胞失去分裂功能時,細胞的死亡率會遠遠超出細胞的生成率。隨著越來越多的細胞死亡,人體的組織器官功能開始降低,慢慢的步入了死亡。假如所有的人都不會死亡,那麼世界上的資源早就被耗盡了,人類從已出現就滅亡掉了。
3.劉知己看到了牛頓的美的法則,其大體內容如下:世界上的物質,包括人,不是維護美而存在。在沒有醜陋侵擾時,事物總是沿著美的軌跡展開,當美被被破壞到一定程度時,醜陋會將它瓦解掉。老牛(牛頓)善於通過總結來發現一些自然界的規律,這個法則與人類的發展曆史還是比較相符的。
劉知己想到了一句話“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的詩的最後一句),站起身來,準備離開,的確是,人都要走向死亡,人的一生極為短暫,所以我們才需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動不動就自殺,死之類的),同時短暫的人生要活得精彩一些,快樂一些,有意義一些。劉知己微微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來,站起身來走回了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