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楊謹老師是在很多年前,那時我們都還年輕,在心理谘詢行業也都是新入行的初行者,彼此相互支持著走到現在,看到楊謹老師出版自己的著作,由衷地為楊老師感到高興。
其實,楊謹老師能夠接待的個案類型遠不止親子關係,完全可以像目前很多谘詢師那樣接待各種不同的個案,但是她沒有。在我們都還年輕的時候,她就為自己選擇了親子關係,專心致誌在這個領域裏潛心研習,才有了今天這樣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也和那些東拚西湊的所謂著作有著本質的區別。
貪心容易,放棄不易。一個合格的心理谘詢師,最重要的基礎素質就是對自己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認識和判斷,知道自己的邊線在哪裏。
一直很喜歡楊謹老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楊謹老師的沉穩與平和,無論發生什麼事、無論遇到什麼事,她都能平和麵對,依照她所理解的重要程度、緊急程度,不急不徐、有條不紊地去處理。沉穩是一種成熟的表現,能夠在各種誘惑堆積呈現的時候想清楚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範圍,依此做出對自己最恰當的選擇。這不僅是良好的工作習慣,也是高情商,更是心理成熟的體現。心理谘詢師能夠有這樣的職業素養,對來訪者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品質保障。
在所有同事的印象中,楊謹老師一直都很顧家,家裏的老人和孩子都是楊謹老師親自照看,為此她常常會放棄一些非常好的工作機會。如果不是把家人放在第一位,楊謹老師的知名度將遠遠超過現在。能夠在名利麵前做出選擇並坦然放棄,已經不再是技術層麵的議題,而是修為,是境界。太多的人以事業為由放棄自己的親人和家庭,到家庭出現問題時卻又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害者,百般委屈。還有的人認為家庭是一個充滿了瑣碎細節的地方,處理起來太簡單、太容易、太沒有價值,工作、事業才是真正富於挑戰的地方。事實上,家庭關係的處理遠比工作中人際關係的處理更難駕馭。一個能夠把家庭經營得溫暖舒適、“活色生香”的女人,一旦進入職場,一定比那些家庭關係處理欠妥的人更加如魚得水,更容易獲得成功。因為,家庭是最接近我們心靈的地方,也最容易觸及我們內心深處的創傷經驗。
楊謹老師顯然是一個家庭經營的好手。
在家庭中,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同時也是家庭裏的天然拯救者,從家庭治療的觀點來看,所有孩子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的問題。
當孩子的學習、身體出現了問題,父母最應該做的不是去責備他們為什麼做不好,而是蹲下來和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以孩子的視角去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世界立刻變得不同。
聽一個溫暖媽媽的專業分享,遠比聽一個滿腹詩書但現實生活中卻遠離家庭的所謂專家的侃侃而談更有益。
陶思璿:應用心理學博士;家庭治療師、催眠治療師;身心靈修行者;BTV-卡酷少兒頻道《和自己對話》節目特邀心理專家;CCTV-14少兒頻道《音樂快遞》節目特邀評審員;CCTV-3綜藝頻道《我要上春晚》、CCTV-12社會與法頻道《夜線》、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等節目特邀心理專家。“愛的傳遞”公益行動發起人;遊學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印度等十幾個國家。已出版多部心理自助類暢銷著作。自主研發《心幸福——重生之旅》等係列心靈成長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