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時刻提醒自己,“蹲下來”教育孩子(5)(3 / 3)

關於提問,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提問不過是為了讓孩子順從自己的想法。比如,“周末我們去遊泳鍛煉身體,好嗎?”“你還沒刷牙嗎?”這些問題從語言和思想上都沒有尊重孩子。所以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明白自己的態度,不如直接說“我們現在去刷牙”“周末鍛煉身體去,你想跟我去遊泳還是跟小朋友去踢球”等。

在與孩子相處時,父母要學會向他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去思考和想象,以挖掘他的想象力和思考潛能。父母越會提問,小家夥的想象力就越能得到發展,越能養成愛思考的好習慣。

孩子三四歲時,父母可以利用家裏的物品提問,讓孩子學會思考,比如要求孩子列舉出物品的用途和功能。當孩子用毛巾洗臉時,你可以問:“毛巾可以用來洗臉,還可以用來做什麼?”孩子答:“用來洗澡,擦腳丫。”“還有呢?”“當抹布擦桌子,當圍巾。”……孩子的生活經驗越豐富,他的想象範圍就越廣闊,他的思維就越新穎越靈活。

孩子四五歲時,父母可以提出一些假設的問題,要孩子想辦法,等他想出來後,你再繼續順著孩子的思路問下去,故意為難他。比如,你可以問:“如果你回家時,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裏沒人,你進不了門,你要怎麼辦呢?”“打電話給爸爸媽媽,叫你們回來開門。”“萬一我們回不來呢?”“我到鄰居家等你們回來。”“鄰居家沒有人呢?”“我到朋友家去。”……孩子五六歲時,父母可以提出反常規的問題讓孩子回答,讓他張開想象的翅膀,開動思考的機器。比如,可以問孩子“要是所有汽車全部漆成黃顏色的,會怎麼樣?”“如果天空下的不是雪,而是白糖,會怎麼樣?”“如果這個世界沒有白天隻有黑夜,會怎麼樣?”“如果汽車像鳥兒在天上飛會怎麼樣?”等等。這些問題後麵的“怎麼樣”,可以任由孩子天馬行空地馳騁想象。這類問題沒有固定答案,趣味性強、令人迷惑,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孩子上小學後,父母可以常帶孩子去博物館,與孩子一同閱讀,同孩子一起看電視,與此同時要有意識地提出問題促使孩子發揮想象力。這時,父母可以提一些知識麵廣一些的問題,比如參觀博物館時,可以向孩子提一些類似“恐龍如果複活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的問題。

父母經常有技巧、有選擇地向孩子提問,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孩子思考,不僅能挖掘他想象的潛能,還有助於他養成愛思考、善於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要點回顧  你知道嗎?

1.什麼樣的提問,孩子才會有興趣回答?

提問內容和孩子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2.什麼樣的提問,孩子最不喜歡?

答案過於籠統的提問,如“今天幹了什麼”;質問,如“吃飽沒有”。

3.學會向孩子提問題的目的是什麼?

引導他去思考和想象,挖掘他的想象和思考潛能。

那些父母該知道的教子技巧

培養孩子正確的是非觀,要肯定他的良好行為,批評並修正他的偏差行為,最重要的是要給他前後一致的是非標準。

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通過做實驗的方式讓孩子了解到行為的後果,能有效防止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

讓孩子承擔錯誤行為的後果,彌補自己的錯誤,幫他建立內在約束力,並學會承擔責任。

鼓勵孩子不服輸的好方法有,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合理的競爭環境,如比賽起床、穿衣等;和孩子一起玩一些競技性強的遊戲,如下棋等。

調適孩子追求完美的苛求心理的方法有,在生活中增加一些隨性的安排,避免按部就班的固定生活模式。

幫助孩子擺脫對父母親人依戀的方法是,提供他尋求和建立良好的同齡夥伴關係的機會,同時要為他備一些玩具、食物,以便他和同齡夥伴分享、交換。

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可以通過給他精心設計問題並提問來實現,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設計符合他興趣的問題。

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要多鼓勵他說出自己的需求,多和他對話,同時注意自己的語言和發音,一定要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