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時刻提醒自己,“蹲下來”教育孩子(5)(2 / 3)

所以,教孩子用完整的語句講話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關係到孩子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還關係到孩子思維的發展。說話是需要經過大腦思考的,將單詞組合成完整句子,實際上是思維活動的結果。讓孩子從小就說完整的句子,有利於孩子長大後成為一個思維清晰的人。同時,任何一個完整的句子都反映著事物間的關係,因而可以讓孩子明確事物間的關係,加深對事物間關係的理解,同時還能促進孩子對句式的掌握。

要點回顧  你知道嗎?

1.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要注意些什麼?

避免過分滿足孩子,要多鼓勵孩子說話;避免對孩子說兒語,比如“飯飯”“菜菜”等。

2.父母對孩子進行語言教育時,了解和適應哪些規律?

兒童語言的發展有一定的階段性,一般都會經曆用單詞表達多種意思的階段、多個詞句表達同樣意思的階段、說出完整句子的階段。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具體階段和具體情況來訓練。

3.父母教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隨時隨地教孩子一些完整的句子,鼓勵孩子把看到的情景完整表達出來;從生活的各個細節中讓孩子說完整的句子,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最好用完整的句子來詢問,引導他說出要求的具體內容;父母和孩子說話時應多使用描述性詞語;訓練孩子多說以“我”字為主語的句子。

日常小提問,問出愛思考的孩子

情景再現:

有一位成功的父親曾向我介紹他的育兒經驗:總給孩子問號,不給孩子句號。他說,這種做法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得孩子從小就好發問、好思考,最終兒子考上了哈佛大學,事業上也取得了傑出的成就。這位父親說,兒子小時候注意力比較渙散,給他講故事都不能讓他集中注意力。在這個時候,他就會適當與孩子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問是最有效的方法。在給孩子講故事時,他經常插入一些引導性的問題。最開始,這位父親總是提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狗怎麼叫”“貓怎麼叫”等,使兒子樂意回答。他不斷給予孩子表揚和鼓勵,慢慢增強了他的自信心。孩子大一些後,他就會拓展問題的深度,比如“斑馬的花紋是什麼樣的呢?”“大象的鼻子像什麼?”“這是為什麼呢?”“你覺得接下來會怎麼樣呢?”等。這位父親強調,提問內容要和孩子的現實生活有密切的關係,這樣孩子才會有興趣回答。在提問的時候,家長要注意,所問的問題不要超過孩子的思維能力,否則會嚴重挫傷孩子的自信。

孩子都有好奇心,而提問能很好地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說話的興趣就會加強,就會很高興地把故事聽下去,同時還會鍛煉他的思維能力,因為他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父母多與孩子對話,為孩子設計一些問題,不僅有利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智力的發育,還能強化親子關係。

每個孩子都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作為父母,最重要的是發現、發掘這份寶貴的好奇心。要讓孩子成長,父母就不應該隻是單方麵地要求孩子順從自己的意見,而是應該和孩子一起討論,趁機讓孩子試著思考: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這種時候應該怎麼做才好?應該怎麼想才好?這樣一來,孩子才有辦法切身地體會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因此努力地想出自己的答案。

孩子的好奇心強,他們的眼睛就像萬花筒,而他們提出的問題更是五花八門。在很多家庭裏,總是孩子在提問,父母忙於應付孩子的各種問題。父母除了問孩子“今天幹了什麼”“吃飽沒有”,就很少向孩子提各種有意思的問題了。難道孩子的降生,讓父母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消失了嗎?

每位父母都要學一學提問的技巧,類似“你今天怎麼過的”“你想吃什麼”“你想玩什麼”等開放的問題,孩子是很難回答的。你最好問孩子“今天老師教你們剪紙了嗎”“今天晚餐吃茄子還是土豆呢”,這樣既可以縮短孩子思考的過程,也能讓小家夥感覺到自己被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