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接觸外界(1 / 2)

山巒深處,一行人長途跋涉,風塵仆仆,神色間皆疲憊不堪。

“族長,連續趕路好幾個月了,要不咱們就不走了吧,依我看,剛剛休整的那個山穀就挺好的,把部落安在那兒也可以的。”一個年長者這樣說著,他看了看族人們,目光轉過對上族長桑布的眼睛,語氣沉重的說道:“大家都累了,再也受不了,堅持不下去了。”

“安塞長老,你知道的,那裏並不是很合適安置部落,那裏不安全。”桑布也回視著長者,隻是他最終低下了頭。“好吧,暫時就定在這裏,不過我會繼續尋找的,一定會有更好更安全的地方,到時候再搬吧。”

就這樣一行人來到剛剛休整的山穀進行安頓事宜,忙碌起來。

這些曉萌一無所知,她現在過著簡單無聊的日子,每天去采集野菜,查看陷阱並帶回獵物,打理獵物,用餐,睡覺。換句話就是說,解決溫飽問題,但是沒有任何的其他方麵的改善,物質都不能充分滿足,更不要說是精神方麵了。可能有人會說,就算是在現代大家也都在為生計奔波,其實差不多的吧。可是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在群體中做這些事,你不覺得枯燥,因為有人陪著。想象一下,如果一直一個人在做這些事,而沒有和他人交流,會是什麼樣子?很恐怖吧,很難想象,作為像曉萌這樣死宅的人,也早已受不了了,畢竟就算死宅,那也沒有完全脫離社會。

又是一年栗子成熟期,曉萌來到這裏已經快一年了,依然沒有看到一個人影,她快要瘋了。她想不在沉默中瘋掉,就在沉默中死掉,無論哪一個都不好。

什麼?你問為什麼不離開,神啊,你當曉萌是傻瓜麼?能離開的話,這麼長的時間早就離開了,隻是她曾沿著一個方向走,到了盡頭發現是個大裂穀,沒路。然後又沿著這條裂穀走,最終回到原點,媽呀!四周全是裂穀,根本沒路,除非飛過去,可惜曉萌沒有翅膀。

這裏是被隔離的,沒有大型野獸,隻有溫和的食草動物,方圓幾十裏,鬱鬱蔥蔥的森林,西邊是一座大山,山的西側就像是被認為的劈開一般,筆直而下,深不見底。山的東邊是一個巨大的山澗,山上的雪水雨水都是流經這裏彙入河流,河流的源頭就在這裏。曉萌現在居住的山洞,是在一個小山包腳下,位於河流的中下遊。除了這座山和山包之外,其他的全是平地森林,不過看河流的流向,整體還是西高東低。

這日,曉萌挎著籃子去撿栗子,無聊,整天為著溫飽而奔波,沒有娛樂,沒有交流,為了活著而不是被悶死,不得不找事做,這不曉萌手上的這個籃子就是這些日子的傑作。

剛來這裏,那是隻要能把東西弄回家來就可以了,所以對於不影響生產力的工具,不是很在意,隨著曉萌穿越帶來的包包等物,現在都在屋子裏擺著,不打算拿出來用了,隻是隨便拿別的東西代替。小時候經常看到媽媽用包裝帶子編織籃子,家裏的用的都是自家編織的籃子。在生活壓力變小之後,就想著改善一下,有個籃子會省時省力很多。回想著媽媽編製時的步驟,先在林子裏找到了細軟而又不易斷的藤條,把這些藤條放入煮開的水裏泡一段時間,殺殺青(不知道是不是對的,反正用竹子編織席子是要這樣來殺青的)。然後就進入編織階段,看著媽媽編織的時候覺得好簡單,編個底,拿粗鐵絲做個長方形的邊拐,繼而隻要圍繞這個框架編織就可以了。可是輪到自己做的時候才發現有多難,首先沒有粗鐵絲,編的時候框架一直難以成形,成形的也難以固定,總是東倒西歪,如果有竹子就好了,可以竹片來做框架,可惜這裏沒找到竹子。最後沒辦法隻能找那種結實耐用的小樹枝來頂替,隻是這樣的籃子使用壽命不長,需要經常更換,好在森林裏這些材料不缺,也就不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