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討論
本研究在實驗設計上,對前人的研究方法進行了改進,主要是把故事情境與現實生活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在故事敘述時既考慮到兒童以遊戲活動為主的特點,把玩偶作為故事角色之一,又把實驗與實際活動串接,把真人助手作為故事中的另一個角色,把兒童與真人助手的互動作為實驗的組成部分。這樣,不僅可以考察兒童信念理解的發展特點,而且又與他們的生活不脫離,同時把他們對不同他人的信念認識一並考察,一舉多得。下麵為本研究一些發現的進一步討論。
(一)學前兒童認識他人錯誤信念能力的發展過程
本研究發現,在三個經典ToM任務的實驗中,3歲兒童不能通過絕大多數問題;4歲兒童正確與錯誤回答的概率或者相等或者前者大於後者;5歲兒童回答所有問題的正確率都顯著大於錯誤率,表明錯誤信念理解能力已基本形成。這一結論與國內的一些研究相一致(鄧賜平,2001;隋曉爽、蘇彥捷,2003),比國外的一些報告聲稱的4歲兒童已能普遍通過錯誤信念任務略遲(Wimmer和Perner,1983;Gopnik和Astington,1998)。
針對本文“問題的提出”部分談到的需要澄清的第二個問題,本研究對各問題提問的順序在被試中進行了平衡,這就控製了不同問題的信息在被試記憶中的先後次序,使得各種問題都會成為當前問題,易引起被試的關注,減少了以往研究常常先提出自身信念問題,從而可能導致兒童隻對此問題印象深刻,會混淆自我信念與他人信念的情況。
至於大部分3—4歲兒童在本研究的實驗中仍難以通過心理理論任務,我們認為可能的原因有如下幾種:
首先,年幼兒童可能具有某種“過度的現實取向(reality orientation)”,他們更傾向於實際情形是什麼,而不是某個人可能認為是什麼情形。其次,幼兒或許知道人們試圖滿足自己的願望,因此可能自然而然地犯了現象主義的錯誤(例如說,紅紅將到乒乓球實際所在的位置找它)。第三,他們可能隻有有限的執行、語言或記憶能力,這會妨礙他們去理解任務中的問題,對各種事物的跟蹤以及將這種信息轉化成正確的反應(Hughes,1998b)。Gopnik等(1994)曾提出“認知缺陷”理論,認為3歲兒童在錯誤信念任務中的困難反映了他們在表征信念與錯誤信念時深層次的認知缺陷。第四,Wellman等(2001)認為,在認知任務中的表現至少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對欲解決的問題的理解能力(competence),二是使用和表達理解的認知技巧的展現(performance)。執行性功能的技能,例如自我調節和對反應的抑製,可能在完成這種任務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抑製性控製(inhibitory control,IC),是指當個體追求一個認知表征目標時,用於抑製對不相關刺激的反應的一種能力。成功完成心理理論任務似乎要求有得到很好發展的抑製性控製技能。那些抑製技能差的學前兒童也許無法抵製誘惑,因而將其所見的真實情況說了出來,即:兒童並不是不能解釋錯誤信念、誤導的外表和其他類似的任務,而是他們反應衝動,不能使自己從一個延緩的反應中解脫出來(Carlson、Moses和Hix,1998)。研究發現,4歲兒童在抑製衝突與抵製誘惑方麵明顯地好於3歲兒童(徐芬、王衛星、高山和Mark Sabbagh,2003),兒童從缺乏自我控製到有自我控製的轉折年齡在4—5歲(韓進之、魏華忠和楊麗珠,1990),而且讓兒童對某種信號不作出反應比讓他們作出反應要困難得多(Luria,1961,1981)。因此,結合上述的觀點,對本研究所發現的現象可作如下解釋:絕大多數3歲及部分4歲的兒童,或許也是在實驗情境明顯的情況下,難以抑製某種優勢反應(如指向乒乓球實際所在的位置),而沒有通過信念測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