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們心安理得地把自己製定的工作目標放下來,一邊忙於日常煩瑣的雜事,業餘時間一邊和朋友同事一起閑聊、玩耍嬉戲,過得很充實也很快樂,不知不覺地就把自己向目標靠攏的行動計劃全都忘到腦後了。
二十幾歲的人,不是想得太少,而是想得太多,一直把沒有用的東西、消極的東西、負麵的東西想得太多,讓這些東西逐漸積攢成山,足以壓垮自己。望著眼前臆想出來的高山,覺得自己無法跨越,選擇退卻或者逃跑,或者幹脆趴下不動。
二十幾歲的人,心態很容易被自己身邊的人和事幹擾,盡管那些事情與我們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我們總對自己說,最近工作上的事情特別多,什麼事情都得自己去經手,一是沒時間,二是精力不夠,整天忙得手腳朝天,累得要癱瘓。等有時間我一定好好學習,好好鍛煉自己。
我們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告訴自己,其實也是在騙自己。反思一下,我們說自己忙,很對。要說沒時間,那是真的嗎?我們是不是每天工作完了之後都泡在網上跟別人聊天、打牌或者看電視嗎?不是晚上和朋友出去吃飯,一頓飯吃幾個小時嗎?不是玩電腦遊戲一玩就玩到天亮嗎?
也許我們幹什麼的時間都有,就是讓自己真正實施計劃的時間沒有。我們這樣做,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現在的生活狀態很滿足,卻沒有認真想過,自己在現在這家公司、在這個社會、在這座城市、在你喜歡的行業是什麼位置,自己又想到什麼樣的位置上去?
一個人不知道自己處於什麼位置,那麼他永遠都找不到屬於讓自己放心讓自己滿意的位子。
其實成功的人與沒有成功的人沒有什麼區別,隻是成功的人把自己想到的都做到了而已。他與別人同樣坐車的時間裏思考問題,他在別人聊天玩耍的時候學習,他在別人認為沒必要珍惜的幾分鍾裏為自己要實現的目標做努力。就這樣,他成功了。能成功的人,他不一定是聰明的人,但他一定是勤奮和刻苦的人!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容易找到各種理由和借口,讓自己接受自己的放縱,接受隨波逐流。對自己的不努力不上進,沒有任何反思和羞恥了,接受了,麻木了,正常了。
直到有一天我們發現自己連工作都找不到了,自己已經被時代被社會淘汰出局了,想努力也來不及,才知道後悔,才感覺自己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是多麼的悲哀,而那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對從不以我們為驕傲的下一代說,孩子,要努力,不要過老爸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太苦了!但我要告訴你,望子成龍不如望己成龍!
人在二十幾歲時,覺得自己年輕,有的是時間,可以隨意浪費,什麼事情都可以說以後再做還來得及。
一晃一年,兩年,三年……等過了30歲,精力不在,激情不在,有想法沒辦法,也隻能重複自己的日子了,一眼就能把自己一輩子看穿!30歲這樣,60歲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