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愛迪生終於用氫氧化鈉(燒堿)溶液代替硫酸,用鎳、鐵代替鉛,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鎳鐵堿電池。它的供電時間相當長。助手們歡呼試驗成功的時候,愛迪生卻十分冷靜。他覺得,試驗還沒有結束,還需要對新型蓄電池的性能做進一步的驗證。為了試驗新蓄電池的耐久性和機械強度,他用新電池裝配6部電動車,並叫司機每天將車開到凸凹不平的路麵上跑100英裏;他還將蓄電池從四樓高處往下摔來做機械強度實驗。
經過嚴格的考驗和不斷地改進,1909年,愛迪生向世人宣布:他已研製成功性能良好的鎳鐵堿電池。
假使愛迪生缺乏任何一點耐心和韌性,那麼鎳鐵堿電池可能就要晚誕生數年乃至幾十年。人類社會之所以會進步,正是因為有了那些既有天賦又有耐心去做事的人。
人常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在足以鏤刻金石的驚人力量到來之前,可能要經過千折百回的付出,即使失敗過一萬次,也要有一萬零一次爬起的勇氣和毅力!
每個人的成功道路不盡相同,但所有真正的成功者都有其成功之處,那就是擁有耐心,堅持到底。做到了這一點,那麼,即使身處最不利的環境,幸運之神也都樂於垂青這類人。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即使遇到不可逾越的坎坷和挫折,也應該保持耐心,不放棄最後的努力。隻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應當去試試。在困難的時候咬緊牙關再堅持一下,或許前麵就是柳暗花明的精彩世界。
堅定的意誌,能使一個平庸的生命變得偉大,而捍衛堅定意誌的武器,就是耐心。二十幾歲的我們易毛躁,所以培養堅定的意誌和持久的耐性是必須要做的。
或許忍耐是苦澀的,它要忍住很多物質的誘惑,要頂住別人的譏諷和誤解,甚至打擊,還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獨。但經過忍耐而出現的厚積薄發之果,將是無比甜蜜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隻有經曆了風雨,才能見到華美的虹霓。
第五節 成功的標準不止一個
成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意義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必非要以最好的或者最差的人為標準來定義自己的成功。
有人說,有事業、有房、有車的時候就是成功;有人認為,達到大部分人所達不到的高度就是成功;更有人說,當你渴望辦成一件事,經過自己的努力辦得很漂亮的時候就是成功。對於一些人來說隻有暫時的成功,沒有永遠的成功,因為人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今天的成功對於明天來說可能算不上是成功。《現代漢語詞典》對於成功這樣解釋:“成功,即獲得預期的結果。”
其實,對於成功的界定就像是人們對於幸福的界定一樣,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成功重在自己的感知。其實,一個人認為自己成功,是因為自己實現了想要實現的目的。對於那些我們根本沒有設想過要做成的事情,結果卻做成了,我們往往就會產生成功的感覺。對於有些人來說,他所要實現的目標恰好是你所做成的事情,那麼,他就會認為你是成功的,而你自己卻不會有這種感覺。所以說,成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定義。
某農民因超生被罰款,為了逃避罰款,身帶300元離家出走。他先在A市火車站幫旅客提行李包掙幾個血汗錢,後來又靠收破爛維持生活。由於不熟悉城市生活,撿破爛也受到同行排擠。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認識了一位玻璃商,他就幫玻璃商用自行車運送玻璃,開始一天有4元錢的收入,後來,由於他肯出力、工作認真,收入由4元漲到了8元,他生活節儉,每天除吃喝外,還有6元錢的節餘。經過一年的工作,他積累了近2000元。他用這筆小額資本,買了兩輛板車,又雇用了一個窮哥們幫他一起為玻璃商運送玻璃,第二年他有了5000元的淨收入。收入多了,他的心裏想得也多了。“別人能開玻璃店,我為什麼就不能開呢?”於是他在一家商店旁邊租了一間民房,經過一番裝修,也開起了玻璃商店,經營玻璃生意。由於他肯幹、勤快、待顧客熱情,所以人們都喜歡在他的小店買貨。
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他贏利數十萬元。資本有了大額積累,小店變成了大店,現在他的資產已達百萬,他成了遠近聞名的百萬富翁。
這個成為百萬富翁的人對於那些沒有成為百萬富翁的人來說,就是成功的;對於他自己來說,他在不斷地走向成功;對於那些億萬富翁來說,他又不是成功的。所以,這樣看來,成功是相對的,它根本就沒有完全可以參照的標準。
一個人憑借自己的人際關係,或者家庭關係直接繼承一個大的企業集團,而另一個人白手起家,通過自己辛辛苦苦的打拚創造了自己的企業集團,如果這兩個人之間進行比較的話,哪一個更為成功?其實,由於兩個人的起點不同,所以這兩個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因為他們的終點都是一樣的,如果非要進行比較的話,那麼隻能拿哪一個更能經得住市場的考驗來證明。但誰又能說他們不成功呢?
成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意義都是不一樣的,我們不必非要以最好的或者最差的人為標準來定義自己的成功。對於成功的看法,我們應該視情況而定,當自己取得成績開始驕傲的時候,可以拿更成功的人為參照物來壓一壓自己的驕傲;當自己失落或者有自卑感的時候,可以多拿那些不如自己的人為參照物,表揚自己,並繼續奮鬥。麵對成功,每個人不可完全肯定或者否定自我,而要學會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第六節 換一個角度,困境本來就是出路
人生的出口其實就是人生的蛻變,是自己理性地麵對問題的勇氣和決心,是灑脫後的平靜。
在美國西部的一個農場,有一個伐木工人叫劉易斯。一天,他獨自一人開車到很遠的地方去伐木。一棵被他用電鋸鋸斷的大樹倒下時,被對麵的大樹彈了回來,他躲閃不及,右腿被沉重的樹幹死死壓住,頓時血流不止,疼痛難忍。麵對自己從未遇到過的失敗和災難,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我該怎麼辦?”
他麵臨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周圍幾十裏沒有村莊和居民,如果10小時以內不會有人來救他,那他就會因為流血過多而死亡。他不能等待,他必須自己救自己。他用盡全身力氣抽腿,可怎麼也抽不出來。他摸到身邊的斧子,開始砍樹,但因為用力過猛,才砍了三四下,斧柄就斷了。他覺得沒有希望了,不禁歎了一口氣,但他壓抑住了痛苦和失望。他向四周望了望,發現在不遠的地方,放著他的電鋸。他用斷了的斧柄把電鋸弄到手,想用電鋸將壓著他的腿的樹幹鋸掉。可是,他很快發現樹幹是斜著的,如果鋸樹,樹幹就會把鋸條死死夾住,根本拉不動。看來,死亡是不可避免了。
正當他幾乎絕望時,他忽然想到了另一條路,那就是不鋸樹而把自己被壓住的大腿鋸掉。這是唯一可以保住性命的辦法!他當機立斷,毅然決然地拿起電鋸鋸斷了被壓著的大腿。他終於用常人難以想象的決心和勇氣,成功地拯救了自己!
人生總免不了要遭遇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確切地說,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經受和體驗各種挫折。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在不經意間與挫折不期而遇。麵對挫折,我們往往會采取習慣性的措施和辦法-或以緊急救火的方式撲救挫折,或以被動補漏的辦法延緩挫折,或以收拾殘局的方法掃除挫折,或以引以為戒的思維總結挫折……雖然這些都是遭遇挫折之後十分需要甚至必不可少的,但畢竟是在眼睜睜看著挫折發生而又無法搶救的情況下采取的無奈之舉。任憑困境無限擴大而無力改變,實在是更大的失敗和遺憾。
麵臨坎坷與困惑時,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也許就能走出所謂的失敗,走向成功,所以說問題的關鍵不是有多艱難,而是我們看待失敗的角度與心態。
古時候有一位國王,夢見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謝了,便叫王後給他解夢。王後說:“大事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眾離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謝了指好景不長。”國王聽後驚出一身冷汗,從此患病,且愈來愈重。一位大臣來參見國王,國王在病榻上說出了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聽,大笑說:“太好了,山倒了指從此天下太平;水枯了指真龍現身,國王你是真龍天子;花謝了,花謝見果呀!”國王聽後全身輕鬆,病也好了。
所以,當我們困惑時,如果能夠靜下心來,坦然麵對,那麼當我們從另一個出口走出去時,就有可能看到另一番天地。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不妨嚐試換一種思考的方式和解決辦法,也許很快就能解決問題。人生的出口其實就是人生的蛻變,是自己理性地麵對問題的勇氣和決心,是灑脫後的平靜。
第七節 絕望的時候試著給自己一次機會
人生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在日本有一個學業優秀的青年,去一家大公司應聘,結果沒有成功。這位青年得知這一消息後,深感絕望,頓生輕生之念,幸虧搶救及時,自殺未遂。不久傳來消息,他的考試成績名列榜首,隻是統計考分時,電腦出了差錯,他被公司錄用了。但很快又傳來消息,說他又被公司解聘了,理由是一個人連如此小的打擊都承受不起,又怎麼能在今後的崗位上建功立業呢?
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智慧,而是因為他們麵對事情的艱難沒有做下去的勇氣,他們自認為已陷入絕境,隻知道悲觀失望。
其實,人生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當電影明星。好萊塢當時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仔細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拜訪下來,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無情的拒絕,他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不久,他就又從第一家開始了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第二輪拜訪也以失敗而告終。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前兩輪相同。但這位年輕人沒有放棄,不久後又咬牙開始了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到第350家電影公司時,老板竟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幾天後,他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他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不久這部電影問世了,名叫“洛奇”。這個年輕人就是史泰龍,後來他成了紅遍全球的巨星。
其實,陷入絕望的境地往往是因為自己對今後的路沒有信心,或者是對曾經得到而又失去的東西深感痛心。人們常說:“絕境逢生。”很多時候,有些事情雖然看起來沒有回旋的餘地,但隻要不放棄,就可能會出現轉機。
當我們的企業麵臨困境,甚至麵臨破產的時候,很多人開始痛心、絕望,尤其是那些帶領著企業由小變大的老總們。其實,隻要懷有希望,就可以東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任何時候,隻要人在就還有希望,遇到任何處境都不至於絕望。流過血,流過淚,付出了汗水,痛哭過後,擦幹眼淚,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一件事情真正沒有希望的時候就是當你自己開始絕望的時候,當你自己放棄希望、放棄努力的時候,就真正到了絕望的境地了。
所以,不論是遇到什麼事情,不論事情在現在看來是如何糟糕,千萬不要以為沒有辦法了。也不要因為這次真的失敗了就認為自己無能,每一個人幾乎都是經過不斷失敗,再不斷爬起來,才到達成功。或者每當開始絕望的時候,就多鼓勵自己再試一次,再試一次很可能就讓自己跨越了苦難的沼澤地,給自己一次機會,生活的機會才會留給自己。
第八節 隻不過是從頭再來
重新開始,從頭再來不見得會差,反而會讓我們更加沉穩,更加懂得珍惜。
每個人都不能保證自己的一生一帆風順,譬如被解雇就是一件難免的事,麵對失業,很多人痛苦不堪,為失去工作而煩惱。其實,被解雇不一定是壞事,隻要樹立信心,肯定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景象。很多人正是由於被解雇才使自己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達尼是一個很有事業心的人,他在一家業務公司跟著老板一幹就是5年,從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直做到了分公司的總經理。在這5年裏,公司逐漸成為同行業中的佼佼者,達尼也為公司付出了許多,他很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企業帶入更加成功的境地。然而就在他兢兢業業拚命工作的時候,達尼發現老板變了,變得不思進取、“牛”氣十足,對自己漸漸不信任,許多做法都讓人難以理解。達尼自己也找不到昔日幹事業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