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格魯夫與英特爾董事長摩爾討論公司困境。當時他問摩爾:“如果我們下台了,另選一位新總裁,你認為他會采取什麼行動?”摩爾猶豫了一下,回答道:“他也許會放棄存儲器業務。”格魯夫說:“那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動手?”一年後,安迪·格魯夫提出了新的口號:“英特爾,微處理器公司。”英特爾順利地渡過了危機。
格魯夫領導了英特爾這次生死攸關的大轉折。後來,他為了向員工解釋公司新的戰略目標,親自與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經理和基礎員工接觸,竭盡全力地與他們交流溝通,表明他的意圖。而且他還每天花上兩個小時,通過電子郵件做員工的思想工作。最後,安迪·格魯夫成功了,1987年,他頭上又新添了一個重要的頭銜——英特爾CEO。也就是說,他成了英特爾名副其實的掌舵人。
格魯夫時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領導人為何常常沒有勇氣去領導別人?格魯夫認為,這讓人很費解。格魯夫漸漸發現,可能是由於領導人必須在同事和員工喋喋不休地爭論該走哪條路時,在他們之前做出決定。而這個決定必須果斷、明確,並且它的成敗需要多年之後才看到成果。可以想象,這無疑需要十足的信心和勇氣,對領導人來說,這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作為領導者,必須有果斷決策的品質。所謂果斷,是指把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能迅速明確地表達出來。果斷,說明了管理者的思想高度集中,是他反應敏銳的體現;他對信息的吸收和消化、對經驗的綜合和運用、對未來的估計和推測,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凝聚成明確的指令。
要達到這一點,管理者就必須對事件有迅速做出判斷和選擇的能力,有敢於對事件的過程和後果負責的精神和魄力。顧慮重重,怕這怕那,“一看、二慢、三通過”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因為在“看”和“慢”的過程中,在“等”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更多、更大的風險。
美國著名的管理公司——麥克金賽公司,曾經對管理卓有成效的37家公司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獲得成功有八個條件,其中一條就是行動要果斷,辦事要有魄力。如果管理者猶豫不決、模棱兩可,就無法動員下屬和得到成員的全力支持。隻有自己堅定,才能使別人堅定;隻有自己充滿必勝的信念,才能使下屬和你共同去奮鬥。
當然,果斷絕不是草率,更不是魯莽。草率和魯莽與果斷是格格不入的。草率和魯莽是愚昧無知和粗心大意的伴生物;而果斷是在對信息做出充分加工的基礎上,做出十分迅速準確的反應,是“短、平、快”式的深思熟慮。
麵對所要解決的問題時,管理者必須敢於拍板、善於拍板。決策的時機稍縱即逝,最考驗管理者的氣魄和能力。管理者應該如何表現自己的決策藝術呢?
首先,要表現出你的果斷性。能果斷處理問題的管理者的魄力表現在對信息的吸收、消化,對知識經驗的綜合運用,對未來的估計、推測,對處理問題的對策和結論性的意見,這些都可以較快完成。果斷與草率、魯莽不同,前者是理智行為,後者則是頭腦一時興奮,在還未看清事物的本質時即采取行動,沒認真考慮其行為的後果。在現實生活中,果斷型管理者常常能捕捉這種稍縱即逝的良機,因而能取得突出的成績。
其次,要表現出你的頑強性。在決策過程中,無論出現什麼情況,管理者應該保持其決策的堅定性和對決策實施的韌性。他們能正確地判斷情況,善於駕馭複雜的環境;一時的幹擾挫折,不會使他退卻動搖。事業的成功,往往在“堅持一下”的決心之中。
另外,管理者還要具有深思熟慮的特征和沉著穩健的性格,要表現出“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風格,並且有層次地一浪高一浪,一環套一環,最後形成正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