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推翻過去,更新現在(2)(1 / 2)

2007年10月29日,萬科集團以4個紅色V組合而成的新標誌亮相,此標誌意為“用感恩的心關懷生而不同的人”。萬科的慈善事業已從單純的人居建築,逐漸擴展到涉及慈善助學、環境保護、人道主義援助等多方麵。

王石以及他帶領下的萬科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企業和企業家最重要的是勇於承擔社會責任。

拓展透析

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時刻不忘自己身上承擔的社會責任。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不但是個人高風亮節的體現,也是塑造企業形象的絕佳方式。

如今的中國石油集團已經發展成為特大型國有企業。中國石油集團在成長、在壯大,同時也承擔起了更多、更重的責任。中國石油也一直將“感恩”作為集團成員的行為準則之一,把關心社會建設和積極參與公益事業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和具體體現,始終關注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賑災救危、捐學資教、支持文化體育等公益事業。

“十五”期間,中國石油集團先後向新疆、內蒙古、甘肅、四川、廣西等地區捐款總計超過1億元,還籌集資金3200萬元設立了救濟基金,幫助困難學生和教師。

2005年,中國石油集團為“援藏項目”捐款1588萬元。1月8日,中國石油職工為印度洋海嘯災區捐款1346萬元。在“為貧困母親捐款”、“博愛在京城”、北京“扶貧濟困送溫暖”等活動中,中國石油集團無不積極捐款,奉獻愛心。

2006年,中國石油集團又先後向遭受自然災害的廣東、湖南、重慶等省市捐款3600萬元,向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捐款1000萬元,並積極參與全國婦聯發起的“大地之愛、母親水窖”公益活動,累計捐款1030萬元。

中國石油集團時刻牢記自己的責任,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回饋社會,在社會公眾中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

中石油的實踐證明,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彰顯企業形象,提升企業品牌影響力;而社會責任缺失,則會醜化企業形象,令企業品牌蒙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品牌建設有著直接的、密切的聯係,履行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品牌建設新的路徑。所以,作為企業的管理者,要通過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來再造企業文化,重塑企業形象,並由此打造企業品牌影響力。

關鍵時刻敢拍板

對於企業家來說,最重要的一項品質是在關鍵的時刻要果斷決策。任何企業家都應該明白的是,很多時候機遇是轉瞬即逝的,隻有在機遇出現的時候果斷決策,才能做強企業。一個沒有果斷性格的企業管理者不是一個好的企業管理者,至少不是優秀的企業管理者。

——摘自陸新之《王石管理日誌》,中信出版社,2009年1月背景分析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擁有果敢的性格是必不可少的。王石就是一個具有果敢性格的企業管理者。在創辦現代科教儀器展示中心後,王石想規範化企業。而此時,國家正鼓勵企業上市。王石認為要想規範化企業,就得招募股東。於是,王石果斷決定通過運用招募股東的形式來規範企業。在王石的決策下,1988年萬科成為中國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之一,成為深交所“老五股”。

這一決策為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末,企業開始進入房地產領域,並進而成為一家多元化商社,業務一度遍及全國,包括貿易、零售、工業製造等許多領域。1992年開發的萬科城市花園轟動全國,確立了以房地產為中心的業務模式。王石和馮侖、胡葆森被並稱為“地產三劍客”。

王石果斷決策給企業管理者的啟示是:作為企業管理者要有果敢的性格,在關鍵的時刻要敢於果斷做決策,如此,企業才能逐步發展壯大。

拓展透析

英特爾前總裁安迪·格魯夫是一個善於在關鍵時刻做出果斷決定的企業管理者。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由於受日本廠商的瘋狂進攻,英特爾存儲器業務開始衰退。他們生產出的產品像山一樣堆積在倉庫裏,資金周轉困難,英特爾陷入困境。格魯夫接任總裁後,創立了目標式管理方式,支撐住了英特爾運營的軸心,而且微處理器業務也逐漸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