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壇之上。
李自成身著黃袍,頭戴平天冠,在禮部官員的指導下,開始了祭天。
李自成看著天壇之下,文武百官,數萬闖軍,意氣風發的開始了宣讀檄文。
【祭天檄文:今汝李自成正式登基稱帝,祭天以示其威。
天地之間,唯我獨尊,萬眾歸心。
今我李自成,承天之命,統領天下,登基為帝,改國號大順,年號永昌。
上奏天道,降汝重任,下奏山川四海五嶽之神靈,佑我大順風調雨順。
昔日明朝腐敗,百姓苦不堪言。
朕率領義軍,奮起反抗,為天下蒼生求生計。
曆經艱辛,終至功成名就。
今登大寶,誓將實現天下大同之理想。
我李自成,愛民如子,尊重天地,恪守人倫。
興利除弊,勵精圖治,致力國家繁榮昌盛。
內外兼修,振興大順。
四方來賀,共襄盛舉。
然天道無常,人事難測。
餘雖登基稱帝,仍需百官齊心,萬民同心。
共謀國家大事,共享天下太平。
吾將與諸君共勉之。
祭告天地,望天垂憐。
願我大順,繁榮昌盛,永載史冊!
永昌元年,十一月初一。】
“大順萬年,永昌皇帝萬年。”
“吾皇萬歲萬萬歲,皇上英明神武,必能一統天下。”
“皇上,臣王應熊上奏,皇上初繼大統,應該早日任命內閣六部三寺等官員,以向天下表明我大順一統天下之誌,同時應該召開科舉。”
此時王應熊認為李自成手下謀臣不多,此時也隻能重用他們這些降臣,於是趁著祭天的時候,開始建言。
李自成聽完,眼神一亮,滿臉笑意的看著降官說道“朕出於草莽,所帶之軍士皆是粗魯匹夫,若是治國之才,非得爾等不可。”
王應熊等人,聽完一喜,知道李自成這是暗示他們,新朝需要他們這些降臣來治理。
“不過嘛,在場的官員實在是太多了,朕也不知道該該委任何人為閣老,尚書,侍郎,主事等……”
說完後,李自成似笑非笑的繼續說道“所以隻能看看,你們誰夠忠誠了。”
“陛下臣對大順忠心耿耿,望皇上委以重任,臣必將誓死效忠大順。”
“臣也是,為大順,老臣可以付出一切。”
“陛下創業之難,創五千年之少有,臣對陛下之神威,佩服的五體投地。”
李自成看著劉宗敏喊道“既然如此,那朕就給你你們一個效忠的機會,大將軍劉宗敏,麻煩你把朕的厚禮送給在場的諸位大臣。”
“哦”
劉宗敏聽完隨便應了一聲,就指使幾個親兵抬著幾個箱子,放在大臣麵前。
李自成對劉宗敏的態度已經有點不爽了,不過也無可奈何,此時劉宗敏已經控製六成軍隊,要不是自己的名號大,都不一定壓製的了他。
幾名大臣,小心翼翼的問道“不知皇上的意思是?”
李自成笑道“打開看看就知道,每個信封都有名字,你們各自拿取你們地信封。,這是朕對你們忠誠度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