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建立了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及廣州、上海、青島三個分局海洋預報區台和海南(海口)、廣西(北海)、福建(廈門)、遼寧(大連)四個省海洋預報台組成的我國海浪預報網。預報已由近海擴大到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南極大陸近海。1982年9月27日,按照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和世界氣象組織(WMO)的規定,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每天通過無線傳真,同時以3個頻率向世界發布西北太平洋海浪實況圖和西北太平洋海浪預報圖。並於1986年7月1日起,每天通過中央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中國海和西北太平洋24小時海浪預報。同時還通過電傳、電報、電話、有線傳真向國內外用戶提供上述海區和世界其他大洋的專項預報服務,服務領域包括海洋運輸、海洋科學考察、海洋石油開發、海洋漁業、海上軍事活動等進行的海上施工、重要拖航、海上救助、海上體育比賽、海上旅遊等。近年來,每當災害性海浪襲擊我國大陸近海時,及時地向國家防汛指揮部、沿海省(區、市)政府及其防汛指揮部門、中國石油總公司、海軍以及沿海漁業部門發布災害性海浪警報,由此大大地減輕了海浪造成的危害。經過多年預報結果統計,目前災害性海浪的24小時、48小時和72小時預報準確率分別為88.8%、86.5%和82.1%。
海浪災害的預警和應急預案
海浪玉級警報(紅色):預計未來受影響沿岸海域出現達到或超過國際波級表7級狂浪(有效波高6.0~8.9米)時,或者東經130°以西海區出現達到或超過國際波級表9級怒濤(有效波高大於14米)時,至少提前12小時發布海浪緊急警報。
海浪域級(橙色):預計未來受影響沿岸海域出現達到或超過國際波級表6級巨浪(有效波高4.0~5.9米)時,或者東經130°以西海區出現達到或超過國際波級表8級狂濤(有效波高9.0~13.9米)時,至少提前12小時發布海浪警報或海浪緊急警報。
海浪芋級(黃色):未來受影響沿岸海域出現達到或超過國際波級表5級大浪(有效波高2.5~3.9米)時,或者東經130°以西海區出現達到或超過國際波級表7級狂浪(有效波高6.0~8.9米)時,至少提前12小時發布海浪警報。
海浪鬱級(藍色):參照世界氣象組織規定,無論預報海區有無大浪出現,每天都要按時發布24小時、48小時、72小時海浪預報。
《預案》中規定了各級預警報發布的流程和授權範圍等,例如,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根據國家海洋環境監測預報係統提供的預警信息,預計將達到海浪I(紅色)警報時,由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主任或其授權人簽發,在1小時之內以傳真形式和其他通信方式報送國務院值班室、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中國國際減災委員會、國家海洋局、總參謀部等有關部門和受海浪影響的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以及海區、沿海省(區市)、計劃單列市海洋預報(中心)台等。海浪玉級緊急警報(紅色)應通過中央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放,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應在2小時內送達中央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負責與中央電視台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協商,在就近整點新聞或新聞聯播中播放,跟蹤播放情況,並將播放情況報告國家海洋局海洋環境保護司。海浪玉級緊急警報(紅色)還應向國家海洋局海監總隊、中國海事局、中國海上救助打撈局、農業部漁政局、海上石油生產部門、航海部門發布。
目前沿海省市各級政府,以及海洋運輸、海洋石油、海洋漁業、沿海軍事等部門一般都製訂了防禦災害性海浪的應急預案,預案規定防範海浪災害的組織指揮體係及相關單位的職責、應急響應、保障措施和善後工作等。目的是全麵提升防禦海浪災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海浪災害帶來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海浪預報
海浪預報是指根據影響海浪的生成、發展和消衰的外界條件,結合海區內的初始海浪狀態,對海區未來的海浪狀態做出計算和預報。而海浪狀態的預報,是指預報海浪要素,即預報在統計意義上的特征波高、周期、波向等,有時也要預報作為海浪內部結構的譜(即海浪譜)。要預報海浪,必須知道下麵3個因素:淤氣象條件。從預報的時刻到被預報的未來時刻的間隔內,海麵上的風速和風向在有關海區內的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於海區的地理環境。主要包括水平方向上的陸界分布和垂直方向上的深度分布。這些可根據海圖而求得。盂海區內海浪在預報時刻的初始分布。一般,這些初始分布是根據現場觀測或先前做出的預報結果而得到的。
海浪預報方法大致可分成兩類:淤把實際出現的複雜海浪,按統計觀點抽象成一種簡單的特征波,並在風要素和這種特征波的波要素之間建立直接的函數關係,根據這種關係,由風要素可求得波要素的數值。美國科學家斯韋爾德魯普和蒙克提出的方法即屬於這種類型,他們以“有效波”作為特征波,利用能量平衡方程和無量綱量波陡(波高和波長之比)與波令(波速和風速之比)的經驗關係求得預報圖解。於在另一種類型中,把實際出現的海浪看做是由振幅不等、頻率不等、波向不同且具有隨機初相位的正弦波疊加而成。在這種意義上,海浪狀態可用海浪譜來描述。預報時,通過風要素可計算出未來時刻的海浪譜,進而求得各種統計意義上的波要素值。W.J.皮爾孫、G.諾伊曼和R.W.詹姆斯提出的預報方法,即屬於這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