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台灣岸段
台灣島每年都受到熱帶氣旋襲擊,影響時間是4~11月,以7~9月較為集中,由於台灣海岸地形差異,台風風暴潮的危害程度各地區之間迥然不同。較大的潮災主要發生在西海岸和東北海岸,西海岸尤其是西南部海岸多淺灘,距岸5~6海裏即為深海,有利於湧浪的發展,使得近岸處海水積聚而湧上陸地。
東北部平原地區也容易形成潮災。台灣東部海岸因地勢較高,很少造成潮災。
造成台灣島潮災的熱帶氣旋路徑有三類:一是穿過台灣北部和中部進入台灣海峽的台風,容易在台灣北部和中部形成潮災;二是從巴士海峽進入台灣海峽的台風,容易在台灣西南部形成潮災;三是南海台風東北行,進入台灣海峽或登陸台灣的台風,容易在登陸點及台灣南部形成潮災。
南海區風暴潮災害
1.廣東岸段
廣東沿海是全國海岸中台風風暴潮最嚴重的區域,平均每年受到5~6次強熱帶氣旋襲擊,發生較嚴重的潮災1~2次。廣東岸段風暴潮主要集中在三個地區,一是汕頭地區,由登陸汕頭地區的台風造成,如6903號、7908號、0606號台風,2006年0606號台風“派比安”8月3日19時20分在廣東省陽西縣和電白縣交界處沿海登陸,沿岸增水超過100厘米的驗潮站有6個,最大增水發生在廣東北津,達220厘米,廣東省61個縣市的473.49萬人受災,緊急轉移28.18萬人,農田受淹33.9萬公頃,沉沒損毀船隻508艘,損毀房屋2.49萬間,直接經濟損失70.02億元。二是珠江口地區,幾乎每年都有風暴潮發生,主要由登陸珠江口附近的台風造成。三是雷州半島及湛江地區,由於口袋狀的海岸地形,容易引起海水大量堆積,在沿岸形成潮災,8007號台風7月22日登陸廣東徐聞縣,造成的潮位百年罕見,南渡站潮位高達594厘米,超過警戒水位297厘米。這一地區的潮災一般由沿南海西行的台風造成。
2.海南島和廣西岸段
海南島也是熱帶氣旋影響頻繁的地區之一,平均每年影響熱帶氣旋個數為6~7個,其中在海南島登陸的熱帶風暴以上強度的平均每年約2個,熱帶氣旋影響的時間集中在7~10月,故風暴潮發生時間也在這個時段。雖然風暴潮在該岸段每年均有發生,但由於海南島周圍海水較深,海岸坡度大,不利於海水堆積,故風暴潮增水多在100厘米以下,增水較大的地區在島的東麵和北麵,尤其是海口附近,多出現增水大值。海口曆史上較強的風暴潮有8007號台風造成海口最大增水248厘米。2005年0518號台風“達維”於9月26日在海南省萬寧縣山根鎮沿海登陸。海南省最大增水出現在清瀾,達121厘米,“達維”風暴潮災害為海南省近30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6.47億元,受災人口630.54萬,死亡25人,農作物受災麵積77.01萬公頃,損毀房屋3.22萬間,沉沒、損毀漁船734艘,損毀堤防23處。從海南島北部西行的熱帶氣旋也影響廣西岸段,當強熱帶氣旋進入北部灣後,由於北部灣是一個半封閉的海區,整個灣區均可受到較大的影響,熱帶氣旋進灣之前,岸邊一般吹北風,造成岸邊減水,當中心到達灣區中部或者登陸前後,岸邊西南風加大,整個北岸幾乎同時發生增水現象。引起本岸段增水的熱帶氣旋活動時間為5~11月,以7~9月居多,每年約有2次較嚴重的風暴潮。其路徑多是來自西北太平洋的台風在南海北部西行,穿過雷州半島或瓊州海峽西行登陸廣西或越南北部,如6508號,8007號,8609號台風,6508號台風使石頭埠增水達233厘米。自西北太平洋移來穿過海南島後登陸廣西的台風引起增水略小,如7109號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