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生活,現實,當下(3 / 3)

“您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是不是喂給它的食物不好呢?當然不是。隻是因為它失去了往日的自由,禁錮了它的誌趣,它怎麼會有生氣呢!”

自由是比任何物質的享受都要珍貴的,野雞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人了。

《莊子·內篇·養生主》曰: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在莊子的眼中,野雞為了生存,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一天到晚四處找食。雖然如此,但它覺得很快樂,因為野雞沒被關在籠子裏。而那些被關在籠子裏的動物,雖然不必四處覓食,可它們都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自由是珍貴的,一旦失去了就再也無法挽回,這也是做人的道理。

生活在藝術中,有生在詩意

某父子倆一起耕作一片土地。一年一次,他們會把糧食、蔬菜裝滿那老舊的牛車,運到附近的鎮上去賣。但父子兩人相似的地方並不多。老人家認為凡事不必著急,年輕人則性子急躁、野心勃勃。

一天清晨,他們套上了牛車,載滿了一車子的糧食、蔬菜,開始了旅程。兒子心想他們若走快些,當天傍晚便可到達市場。於是他用棍子不停地催趕牛車,要牲口走快些。

“放輕鬆點,兒子,”老人說,“這樣你會活得久一些。”

“可是我們若比別人先到市場,我們便有機會賣個好價錢。”兒子反駁。

父親不回答,隻把帽子拉下來遮住雙眼,在牛車上睡著了。年輕人很不高興,愈發催促牛車走快些,固執地不願放慢速度。他們在快到中午的時候,來到一間小屋前麵,父親醒來,微笑著說:“這是你叔叔的家,我們進去打聲招呼。”

“可是我們已經慢了半個時辰了。”兒子著急地說。

“那麼再慢一會兒也沒關係。我弟弟跟我住得這麼近,卻很少有機會見麵。”父親慢慢地回答。

兒子生氣地等待著,直到兩位老人慢慢地聊足了半個時辰,才再次起程,這次輪到老人駕牛車。走到一個岔路口,父親把牛車趕到右邊的路上。

“左邊的路近些。”兒子說。

“我曉得,”老人回答,“但這邊路上的景色好多了。”

“你不在乎時間?”年輕人不耐煩地說。

“噢,我當然在乎,所以我喜歡看漂亮的風景,把時間都用來享受。”

蜿蜒的道路穿過美麗的牧草地、野花,經過一條清澈河流——這一切年輕人都視而不見,他心裏翻騰不已,十分焦急,他甚至沒有注意到當天的日落有多美。

他們最終沒有在傍晚趕到。黃昏時分,他們來到一個寬廣、美麗的大花園。老人呼吸著芳香的空氣,聆聽小河的流水聲,把牛車停了下來。“我們在此過夜好了。”

“這是我最後一次跟你做伴,”兒子生氣地說,“你對看日落、聞花香比賺錢更有興趣!”

“對了,這是你這麼長時間以來所說的最好聽的話。”父親微笑著說。

幾分鍾後,父親開始打呼嚕,兒子則瞪著天上的星星。長夜漫漫,兒子好久都睡不著。天不亮,兒子便搖醒父親。他們馬上動身,大約走了一裏路,遇到一個農民正在試圖把牛車從溝裏拉上來。

“我們去幫他一把。”老人低聲說。

“你想浪費更多時間?”兒子有點生氣了。

“放輕鬆些,孩子,有一天你也可能掉進溝裏。我們要幫助有所需要的人——不要忘了。”

兒子生氣地扭頭看著一邊。

等到另一輛牛車回到路上時,天已是大亮了。突然,天上閃出一道強光,接下來似乎是打雷的聲音。群山後麵的天空變得一片黑暗。

“看來城裏在下大雨。”老人說。

“我們若是趕快些,現在大概已把貨賣完了。”兒子大發牢騷。

“放輕鬆些……這樣你會活得更久,你會更享受人生。”仁慈的老人勸告道。

到了下午,他們才走到俯視城鎮的山上。站在那裏,看了好長一段時間,兩人都不發一言。

終於,年輕人把手搭在老人肩膀上說:“爸,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他把牛車掉頭,離開了那從前叫做廣島的地方。

如何使生命有意義,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莊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答案,那就是《莊子·田子方》所說的:得至美而遊乎至樂,謂之至人。換句話說,莊子提倡一種藝術化的生活,一個人,在短暫的人生路上,能夠把生活當成一門藝術,就能把生活演繹得絢爛而多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發現生活的美好

在《莊子·徐無鬼》中,徐無鬼經由女商的引薦得見魏武侯,一席話把魏武侯說得很高興。女商就問他用什麼方法讓魏武侯高興的,徐無鬼就說了這樣一段話:“你沒有聽說過越地流亡人的故事嗎?離開都城幾天,見到故交舊友便十分高興;離開都城十天整月,見到在國都中曾經見到過的人便大喜過望;等到過了一年,見到好像是同鄉的人便欣喜若狂。不就是離開故人越久,思念故人的情意越深嗎?逃向空曠原野的人,叢生的野草堵塞了黃鼠狼出入的路徑,卻能在雜草叢中的空隙裏跌跌撞撞地生活,聽到人的腳步聲就高興起來,更何況是兄弟親戚在身邊說笑呢?很久很久了,沒有誰用真人純樸的話語在國君身邊說笑了啊!”

可見,讓魏武侯高興的關鍵就在於“真人純樸”四個字,魏武侯一定很少聽到真心話,所以聽徐無鬼的話,就感覺是回家了一樣。

同樣的道理,現代人生活在都市之中,被種種人造之美所遮蔽,如果能夠有機會領略自然天地的美景,一定也會如魏武侯聽徐無鬼講話一般輕鬆快樂。

追求恬淡的人,不會患得患失、斤斤計較。他們沒有強烈的物欲,邪惡也不會侵襲他們的身心。盡管莊子的“無欲”、“無譽”觀有許多偏激之處,但當人們為金錢所誘惑、為官爵所累的時候,何不從莊子他老人家的訓哲中發掘一點值得效法和借鑒的東西呢?

有一個富翁,為了教每天精神不振的孩子知福惜福,便讓他到當地最貧窮的村落住了一個月。一個月後,孩子精神飽滿地回家了,臉上並沒有帶著“下放”的不悅,這讓富爸爸感到不可思議。爸爸想要知道孩子有何感悟,問兒子:“怎麼樣?現在你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們過得這麼好吧?”

兒子說:“是的,他們過的日子比我們還好。因為,我們晚上隻有燈,他們卻有滿天星空;我們必須花錢才能買得到食物,他們吃的卻是自己的土地上栽種的免費糧食;我們隻有一個小花園,對他們來說到處都是花園;我們聽到的都是噪音,他們聽到的都是自然音樂;我們工作時神經緊繃,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大聲唱歌;我們要管理傭人、管理員工,他們隻要管好自己;我們要關在房子裏吹冷氣,他們在樹下乘涼;我們擔心有人來偷錢,他們沒什麼好擔心的;我們老是嫌菜不好,他們有東西吃就很開心;我們常常失眠,他們睡得好安穩。所以,謝謝你,爸爸。你讓我知道,我們可以過得那麼好。”

你還在抱怨你生活的世界沒有給你美嗎?莊子說得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到處都有,生活中不是缺少美,隻是缺少發現美麗的眼睛。通過萬花筒看世界,美得變幻無窮;通過汙穢的窗子看人生,到處都是泥濘。到底你的生命畫布如何著色,要看你擁有一顆怎樣看待世界的心。把天地裝到你的心中,你就能看見自然的美。

生活處處美麗動人,人生處處皆是道場

一個對生活極度厭倦的絕望少女,打算以投湖的方式自殺。在湖邊她遇到了一位正在寫生的畫家,畫家正專心致誌地畫著一幅畫。少女厭惡極了,她鄙薄地睨了畫家一眼,心想:幼稚,那鬼一樣猙獰的山有什麼好畫的!那墳場一樣荒廢的湖有什麼好畫的!

畫家似乎注意到了少女的存在和情緒。他依然專心致誌、神情怡然地畫,過了一會兒,他說:“姑娘,來看看畫吧。”

她走過去,傲慢地睨視著畫家手裏的畫。

少女被吸引了,竟然將自殺的事忘得一幹二淨,她真是沒發現世界上還有那樣美麗的畫麵——他將“墳場一樣”的湖麵畫成了天上的宮殿,將“鬼一樣猙獰”的山畫成了美麗的、長著翅膀的女人,最後將這幅畫命名為“生活”。

少女的身體在變輕,在飄浮,她感到自己就是那嫋嫋婀娜的雲……

良久,畫家突然揮筆在這幅美麗的畫上點了一些麻亂的黑點,似汙泥,又像蚊蠅。少女卻驚喜地說:“星辰和花瓣!”

畫家滿意地笑了:“是啊,美麗的生活是需要我們自己用心去發現的呀!”

莊子提醒我們:“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謂之倒置之民。”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自己迷失在物質世界中,如果把自己的真性情流失到世俗之中,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本末倒置的人,就無法獲得心靈的自由。

因此,一個人要真正獲得自由的逍遙境界,必須看破執著於物、迷失於世俗的虛妄。生活的美醜也是世俗加給我們的變色鏡,人必須摘下這個變色鏡,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才能發現世界的美。懂得用心體會生活,就會發現,生活處處都美麗動人,心也能獲得逍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