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周一上午例會,劉副主編傳達了剛剛召開的全省宣傳工作會議的精神。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創建文化大省的目標,撥了十幾個億的財政經費實施“文化六個一工程”,從文化精品工程建設到基層文化站建設、從城市到農村全麵開花。宣傳部長在會上要求媒體積極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把文化動態報道作為今年三四季度的宣傳重點。《文化交流》是對外宣傳的窗口,領導班子經過研究,決定推出本省文化名人係列報道。
劉副主編道,經過再三篩選,第一炮選擇了畫壇姬氏父子。
這姬仲明早年留學法國,學的是油畫,在遇到他的夫人之後受其影響專攻國畫。當時他的油畫剛剛聲名鵲起,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中途改變方向,誰料十年後竟出了一個融彙中西方藝術的國畫大師。他把油畫中的光與影的透視處理運用於國畫中,創建了一種全新的“姬氏風格”,從此奠定了他在中國畫壇的地位。
姬仲明的夫人在他40歲那年為他生下一子姬君陶。據說他是先學握畫筆再學用筷子,7歲時畫了一幅《山高水長》為其外公祝壽,令當時到場的眾名家驚歎不已,紛紛表示願意收為弟子。老外公欣喜之餘,當場表示要在這個城市最美的地段建一畫廊嘉獎外孫,就是今天的“素畫廊”的來由。
姬君陶的畫秉承父風,20幾歲便在畫壇放出異彩,不料後來競仿走父親老路,中途出國學油畫,幾年後以國畫重返畫壇,畫風已另辟蹊徑,將色彩運用到出神入化之地步。
隻可惜這父子倆近些年來為人低調,一般不出現在公共場合。
姬仲明在其夫人去世後哀痛難當,皈依佛門做了俗家弟子,雲遊天下來去無蹤,鮮有作品問世。
姬君陶也隻偶有小盈尺的作品出現在素畫廊,出不出售據說還要視目前素畫廊的經營者姬仲明的女兒的心情而定。因為此女子對其哥哥的作品有一種近乎變態的惜售心理,往往第一天標明出售,第二天就將牌子撤了下來。以致一時傳說姬君陶的作品隻是為有緣人而畫,令其人其作更增添了神秘感。
好在一年前姬君陶因美院院長之邀受聘教授國畫,每周半天。但他的課總是教室門緊閉,他的學生出於對他的崇拜更是自覺阻擋了外來者的覬覦。據說他駕了一輛黑色雷克薩斯來去一陣風,所以至今少有人認識他的真麵目。
懷月聽到這裏忍不住抿嘴一樂。這位可愛的劉副主編的每一次講話都是這樣,說著說著就誇張起來。在一所幾千人的大學教書,擋得住悠悠眾目嗎?要麼就是他不夠魅力,否則誰想看的話往教室窗台上一趴不就成了嗎?還來去一陣風!
陳瑞煬一抬頭,正看到坐在角落裏的懷月抿嘴在笑。她今天穿了一件桔紅和黃綠相間的雞心領的寬鬆針織衫,蓬鬆地挽起了頭發,露出潔白修長的脖子和精巧的鎖骨,溫婉中帶著嫵媚,秀挺的鼻梁,粉色的唇,眉目如畫。
一個多月下來,他自己看到的和從別人口中聽到的商懷月,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美麗和善的女子。那個魯風真是被豬油蒙了心,竟然拋下這樣的妻子和那麼漂亮的孩子去娶一個利欲熏心的女人。聽說她的前婆婆還經常來約她一起吃飯喝茶,應該也是非常喜歡這個前兒媳婦的吧。
“懷月,偷偷高興什麼呢?”劉副主編順著陳瑞煬的目光看過來,笑眯眯地問。
懷月聞聲抬頭,正遇到陳瑞煬深思的目光,一緊張,脫口而出道:“我沒高興。”
大家哄堂大笑,“怎麼一上班就不高興啊,還想過星期天?”編輯部裏都是文人,又都是有些資曆的,平時就說說笑笑不分上下,沒那麼多規矩講究,對年輕漂亮的女人更是寬容。
“是,我想到這個星期要上7天班就有點沮喪。”懷月索性賴皮道。因為端午節要並在一起放假,所以星期天還得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