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3)

記者老曹問:“懷月,民俗協會今年有沒有送你香包,我女兒問了好幾回了,那些小女孩現在流行用這個做手機鏈呢!”

“有的有的。”懷月點點頭,“我那兒一大包,一會兒來拿。”

“學術交流”的吳編輯推了推眼鏡架對劉副主編道:“老劉,明年我得和懷月輪輪崗,那民俗協會每次搞活動都不忘拉懷月去,過個端午節,會長還親自跑來給她送香包,我辛辛苦苦給人家改論文找錯字,什麼有趣的事有趣的人也碰不到,長此以往,有礙身心健康。”

排版劉大姐就坐懷月邊上,“老吳你還和小姑娘爭風吃醋啊,主編,可不能答應他的要求,否則大家的香包全沒了!”

劉副主編好脾氣地點點頭,對著一群樂不可支的部下撓撓頭道:“香包等會兒每人去懷月那兒領一個,不能多拿啊,剩下的得給豆豆,那會長爺爺是為了咱們豆豆才顛顛兒跑來的。現在繼續說這個姬氏父子,老張,任務交給你,帶上思思,一篇采訪兩張照片,一張作封麵一張放裏麵,父子合影做不到的話,姬君陶的一定要弄到一張,老爺子皈依佛門我們要尊重他,兒子不能放過。這次要辛苦你們了。”

編輯部專寫人物訪談的“才子張”是個溫和的人,平時很少說話,此時卻一反常態反對道:“主編,這恐怕有點難,我也認識幾個畫畫的朋友,曾經想過給他做個專訪,可聽說這人深居簡出性情孤傲,從不接受采訪。”

劉副主編看看攝影記者思思,“思思,你先生不是在教育廳嗎?能不能跟美院的領導打個招呼?”

思思是個豪爽的北方女子,立即大叫道:“別的學校都好說,就美院沒轍,開個會到的人沒幾個,你還不敢批評誰,省裏領導家裏他們比你還熟。”

劉副主編又撓頭道:“先去試試吧,試了不行咱再想別的辦法。”

思思和懷月在同一個辦公室,雖說比懷月整整大了10歲,兩個人卻一點沒隔閡,平日裏挺談得來。她一坐下,看到懷月朝她幸災樂禍地笑,頓時促狹心大起,高聲道:“其實可以讓懷月去試試,大家還記得吧?上次那個精神病專家,起先也是死活不肯接受采訪,最後還是懷月去搞定的,張才子你不是誇那篇采訪做得好?”

“才子張”笑著點點頭:“懷月,要不這次再試試?這個姬君陶也就30多歲吧?還留過學,總不會那麼沒紳士風度,駁了女孩子的麵子。”

懷月知道這兩人聯合起來逗她玩,趕緊搖頭道:“不行不行,醫生還可以到醫院裏去堵,這人來無影去無蹤,上哪兒找去?再說我對繪畫一竅不通,連我們家豆豆都不如,到時候非被人趕出來不可。”她當時能采訪那位精神科專家是魯風找了關係托了人,現在有了什麼麻煩事再也沒有靠山了。

大家笑:“讓咱們豆豆去,豆豆一笑起來,保準魅力無敵。”

劉副主編無奈道:“行行,老張和思思先去試一試,不行的話再想辦法,實在不行叫豆豆去,就這麼定。”

周一的例會在大家的哄笑聲中結束。陳瑞煬看著懷月和思思說說笑笑往外走去。劉副主編湊過來不無尷尬道:“陳社長,大家平時隨便慣了,讓您見笑。”

“沒想到編輯部的氛圍這麼好。”陳瑞煬笑道,“但願你們的第一炮能打響。”他是上任以來第一次來參加編輯部的例會,果然如聽到的一般,這裏的人對誰任社長不像其他兩個單位那樣敏感,完全的文人做派,更或者,背景深厚。

“一定盡力。”劉副主編倍感壓力道,“隻是這個姬君陶,似乎沒人跟他有交往啊。”

“他不是有個‘素畫廊’嗎?堵不住他本人,他妹妹總可以見一麵的吧?開門做生意,來者都是客嘛!”陳瑞煬輕描淡寫道。

“對對對,讓思思先去找她妹妹聊聊。”劉副主編道,“我這裏越來越需要公關人才了,如果社辦公室的美女們能助我們一臂之力,那一定馬到成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