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處理好與下級的關係(2 / 3)

人格上尊重主要就是上級對下級要以禮相待,平等相處。企業領導在工作中一方麵要認真履行自己的領導使命,另一方麵要注意尊重下級。隻有尊重下級,才能夠和下級在感情上引起共鳴,才能夠有較多的共同語言,取得行動上的一致和思想上的統一。

工作中,上下級之間發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導致關係緊張,嚴重影響工作。作為領導,首先要寬宏大量,“宰相肚裏能撐船”,一旦發生衝突,要保持冷靜的頭腦,選擇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妥善解決。要開誠布公地與下級交心通氣,不要玩弄權術,不打擊報複。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尤其要多作自我批評,分清是非,消除隔閡,達到新的團結,以更有利於工作。

良好的工作環境在於天時、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是內在的積極因素,主要表現在上下級之間的關係上。上下級的關係即領導與員工的關係。由於地位不同,則職責不一,但共同的目的是完成任務。要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係,作為領導者,要關心、愛護、培養、支持員工。既有領導者的權威性,同時又是群眾中的一員,永遠身處在員工中,才能給每位員工一個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

要處理好與下級的關係,領導者還必須具有寬容的精神。寬宏大量是現代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品質。社會心理學中,把寬容理解為有權力責備處罰而不加以責備處罰,有權力報複而不加以報複的一種道德心理結構。寬容首先表現在能容忍員工對自己的不滿。

從消極方麵講,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即使領導者再怎麼出色,再有成效,也永遠有令員工不滿意之處。“如果你想有所作為,就要準備承受責難。”如果你不相信這句話,不按這句話行事,那你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領導者。

從積極方麵講,責難和抱怨也能產生良好的影響。讓員工講話,既可以獲得更多信息,使自己做到兼聽則明,又可以從中得知自己的不足,便於改正。同時,也更加利於你了解員工,為自己所用。有這樣一句話:“記住,如果沒有不滿,就沒有改進。”因此,應該記住,員工萬馬齊喑之日,必是你領導失誤之時。領導者的寬容還表現在能容忍下屬的缺點和錯誤。有高峰必有峽穀,才幹越高的人,缺點往往也越明顯。

在美國的一些大公司,領導者不僅善於容忍下屬的缺點和錯誤,還鼓勵下屬犯合理性的指誤,不犯合理性錯誤的人是不受歡迎的。這一點與我們的傳統觀念完全不同。何謂合理性的錯誤呢?合理性的錯誤是指在工作中,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經濟戰爭”中,對於身負一定風險的經營決策,敢於開拓勇於承擔風險者,或因對手過強、條件不足,或因對方配合不夠、不守信用而產生的錯誤和問題。至於知法犯法、怠工懶惰、莽撞胡來自然不在此列。

這些成功的企業家認為,如果受聘人員在一年的任職期間不犯合理性的錯誤,則意味著此人缺乏創造性、競爭力,保守平庸,心理素質和工作能力都成問題,不可能有所建樹。一個不敢冒風險的經營者,他在競爭中喪失的機會要比捕捉到的機會多得多。風險越大往往希望越大,獲得的利潤也越高。這種鼓勵進取、不懼怕失敗的做法與我們要求盡善盡美、忽視個性特長的慣性思維是截然不同的。

領導者允許合理的錯誤、失敗存在,這樣員工則容易視他為大度,而虛懷若穀的領導者最容易建立起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