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處理好與下級的關係(1 / 3)

要處理好與下級的關係,領導者首先必須學會做人,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要求下級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懂得尊重自己的員工,一個人隻有在其人格受到尊重的時候,個人的聰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發揮,積極性才能得到充分調動。人各有長,領導者要有豁達的胸懷,做到知其才、盡其能。領導者還要善於團結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尤其是團結反對過自己的人。要關心員工的進步,盡量為他們創造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處理好與下級的關係,主要是為了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充分地發揮員工的集體作用,獲得所有員工的支持。處理好與下級的關係,下級就會真心誠意、自覺自願地執行你的命令,即使任務艱巨、工作繁重,也會毫無怨言。對下級一視同仁、不偏不倚,是處理好與下級關係的前提。

當領導者對下級親疏明顯、不能一碗水端平時,下級的工作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甚至可能與領導發生衝撞或抵觸。作為領導者,必須注意發揚民主,換位思考,多聽下級的意見,還要對下級的思想狀況和實際需求做到了如指掌,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們,盡職盡責地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對下級不能搞放任自流,做老好人。要正確對待下級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正確對待批評,有道理的批評是一種幫助,如果下級提出的意見是對的、可行的,就要認真采納。另外,還要注重調動下屬的積極性,發揮好他們的作用。如果長期不注意搞好與下級之間的關係,企業內部的工作將會處於一種被動的局麵,不利於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在企業內部,人際關係大致可以分為上下級關係與同事關係。企業內部的上下級關係,指的是職位高者與職位低者彼此之間的關係。由於企業全體人員所處的具體角度不同,它又可以分為下行關係與上行關係。所謂下行關係,是指作為上級所必須處理的與下屬之間的關係。在企業之中,要處理好自己與下屬之間的關係,應予重視的規範有五點。

1.要以身作則。

無論做什麼事,作為一名領導者,都必須身先士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倘若對員工嚴格要求,對自己放鬆管理,則將毫無威信可言,而且必定會一事無成。

2.要平等待人。

作為領導者,最令員工反感的,莫過於拉幫結夥、任人唯親。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一定要唯才是舉、任人唯賢、平等待人。

3.要禮遇下屬。

對待下屬,要“禮讓三分”,以“禮”服人,既要講原則,又要講究禮貌,不要隨心所欲地批評、挖苦、訓斥、責罵自己的員工,更不要侮辱員工的人格。

4.要信任下屬。

對下屬而言,最需要的是領導者的尊重。而對員工的最好的尊重,當屬信任員工。“士為知己者用”,就是對信任的回報。

5.要接近下屬。

不要自以為高高在上。在可能的條件下,要主動接近員工,與員工進行交流。對員工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上情下達。這樣做,員工不僅會更尊重自己的領導,而且還會體恤上情。

領導對自己的員工要信任但不庇護。對待員工,領導應該做到工作上放手,人格上尊重。

工作上放手主要是指在工作上要充分信任。凡屬員工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應放手讓他們去做,讓他們有職有權,不能包辦代替。對下級,主要是及時為其定出方向、目標;既講原則,又教方法,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為他們的工作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