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威信不是短時期內就能樹立起來的。尤其是作為新上任的領導,要樹立自己的威信更需要一個過程。
(1)不要過分低調。
領導者必須被員工敬重。與員工相處要有分寸,特別是在工作時間內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在小節上的約束可以於無形中提升領導的威信。在工作時間之外,可“與民同樂”,這樣員工會認為新上任的領導沒有架子。
(2)提升人格魅力。
領導的權威、技術、工作能力等因素都非常重要,但人格魅力更能對下屬產生影響力。不敢承擔責任、不守信用、說謊話、擺架子等,都會嚴重地傷害領導的形象。一個襟懷坦蕩、誠實努力的主管,至少可以贏得員工的尊敬。
(3)堪為人師。
領導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爭取在技術、溝通能力、用人、工作思路等眾多方麵具備自己的長處,以此贏得員工的敬佩。嚴格遵守公司內部的各項規章製度,清正廉潔,身體力行,恪守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在員工中起到表率、示範作用,隻有這樣才能成為員工的楷模。
作為新時代的企業領導人,要想有效地實現自己的領導,隻有權力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威信。威信是領導者在領導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品格、才能、學識、情感等對被領導群體所產生的一種非權力影響力。人們常常把領導者的威信視為“無言的號召”、“無聲的命令”。
那麼,領導者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呢?
以“德”立威
“德”是指領導的道德、品行、作風。尤其是政治品格和道德品格。詩經《小雅》中說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品德像高山一樣崇高的人,自然有人敬仰;行為光明正大的人,就會有人效法。實踐證明,是否能夠得到大家的擁戴,人們首先衡量其“德”行,這是建立領導威信的基礎。縱觀那些領導有方、成績顯著、群眾威信高的領導,無一不是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這裏所講的“德”,首先是政治思想品質。即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鮮明的階級立場,高度的政治覺悟,堅持企業的路線,堅持走企業已規劃好的道路,堅持全心全意為員工服務的宗旨,忠於員工和管理層的事業,這是最基本的“德”。其次是思想工作作風。即領導者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言行一致。在工作中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賞罰分明;能深入實際,密切聯係群眾,多為群眾辦好事實事;能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做到隨時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良作風等。最後是道德品質修養。在工作實踐即社會生活中要做到不貪財、不貪權、不貪色。即遵守普通員工的道德規範。貪財、貪權、貪色是領導者建立威信之大忌,一旦東窗事發,迅即威信掃地。
以“才”增威
如果說領導者的品德是決定領導者威信的根本性因素,那麼領導者的“才”可以影響威信的大小。這裏的“才”包括領導者廣博的知識與卓越的領導能力。知識是人類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是衡量一個合格領導者的必備條件和起碼要求,它直接關係著領導效果的優劣。如果一個領導者既精通業務知識,又有豐富的管理知識以及其他相關知識,就能贏得人們的敬佩,產生巨大的感召力。
領導者除了擁有豐富的知識、淵博的學識外,還必須具有較強的能力。荀子主張“無能不官”,可見能力對為政者是重要的。一個才疏學淺、優柔寡斷,缺乏應有的魅力、能力和知識的領導者,是很難有威信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企業領導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者應具備的主要能力有:駕馭企業整體的能力、善於分析綜合的決策能力、知人善任的組織才能、麵向未來的預測能力、創新開拓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表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