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樹立自己的威信(2 / 3)

領導者要有理論水平和領導水平,能為集體作出正確的決策,有能力妥善處理集體內部的各種複雜關係,有能力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以及有能力去解決領導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各種難題。這樣才會使自己獲得真正的威信。

以“廉”生威

廉潔是企業領導在員工麵前的立身之本,也是員工十分關心的一個問題。在我國曆史上,幾乎各個朝代的“為官之道”都有“廉”的要求。雖然真正做到者不多,但凡是為民敬仰的好官,無一不是廉潔自律的。古人雲:“廉能生威。”企業領導能夠做到清正廉潔,員工便會肅然起敬。像焦裕祿、孔繁森等許多優秀幹部一生潔身自好,廉潔奉公,這種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所以說,領導者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必須把廉潔作為自我修養的一個主要方麵。堅持艱苦樸素,反對奢侈浪費,不為金錢所惑,不被物欲所誤。拒禮賄、戒揮霍、當公仆,全心全意為員工服務,真正經得起市場經濟大潮的考驗。

以“勤”出威

自古以來,勤奮是成功之本,勤奮精神一直是企業領導人領導企業的基本原則之一。一個企業領導有沒有威信,通常也取決於“勤”這一點。“勤於行則事治,勤於思則理得”,這是古人的經驗總結,也是今天企業領導樹立威信的有效途徑。勤於政事則能成大業,取信於員工。因此,領導者要從迎來送往、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經常深入基層,和生產一線的員工進行交流,聽聽員工的呼聲,並能及時地發現和幫助員工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協調關係、解決矛盾。凡是自己能辦的事,不要他人代勞。做到“腦”勤——善於思考;嘴勤——不恥下問;腿勤——深入實際。

以“公”助威

“公”就是領導者在工作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公道。有句富有哲理的古語:“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畏吾能而畏吾公,廉則吏不敢欺,公則民不敢慢。”公生明,廉生威。隻有通過一件件具體的實事,領導者才能向員工證明自己是勝任工作的,是值得尊敬的。

在許多問題上,員工最怕不公,不公導致消極、離心;公則贏得員工的心。所以,領導者要公平公正地對待諸如分配、獎懲等問題,切忌“親我者近之,疏我者遠之”,不能拉小圈子。領導者要以公正得員工之心,以身正求公正,努力建立起自己與員工魚水情深的關係。

以“信”取威

“信”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信任,二是信用。信任是建立良好的領導與員工關係、體現人格力量的紐帶。領導者對企業內部員工和被領導者給予充分的信任,就會使整個群體保持和諧的、進取的精神狀態,產生高度的工作責任感。優秀的領導者應該充分信任被領導者,使他們深藏的智慧得以超常發揮,使其潛在的能力變為現實。講信用,就是不食言、不說空話和大話,這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

作為領導者,對自己講的話一定要承擔責任,說了就要算數,信守諾言;對做不到的事情決不能許諾,不能開空頭支票,一旦做出決定就要兌現承諾。對員工要誠實、坦率,一是一,二是二,不要當麵一套、背後一套,切不可在員工麵前議論其他員工。此外,領導者要取信於員工,對做錯的事、說錯的話,要敢於承認,及時改正,絕不可推諉於眾,文過飾非,隻有這樣,領導者才能在員工麵前樹立較高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