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智謀故事》中介紹,在距今很久很久之前,有兩個弟兄,各置辦了一些貨物,計劃好後想出遠門去做生意。他們不辭辛苦遠道而來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人都不穿衣服,世人稱作“裸人國”。
小事糊塗,大事聰明的弟弟盤算著如何才能把生意做成,賺大錢,而對這個國家的風俗習慣卻感到與自己國度不一樣,應該怎麼辦呢?他本著小事糊塗,大事聰明的原則同哥哥商量說:“這兒與我國的風俗完全不同,要想在這兒做好買賣,實在不易啊!不過俗話說“入鄉隨俗”,隻要我們小心謹慎,講話謙虛,照著他們的風俗習慣辦事,想必問題不大。”哥哥聽了之後自作聰明地說:“無論到什麼地方,禮儀不可不講,德行不可不求。難道我們也光著身子與他們往來嗎?這可太傷風敗俗了。”弟弟接著據理力爭說:“古代不少賢人,雖然形體上有了變化,但行為卻十分正直。所謂‘殞身不殞行’,這也是戒律所允許的。”哥哥就是不聽弟弟的勸說,固執己見。裸人國的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十五的晚上,大家用麻油擦頭,用白土在身上畫上各種圖案,戴上各種裝飾品,敲擊著石頭,男男女女手拉著手,唱歌跳舞。弟弟也學著他們的樣子,與他們一起歡歌曼舞。裸人國的人,不論是國王,還是普通百姓都十分喜歡弟弟,相互關係非常融洽。國王把他帶去的貨物全部買下來了,並付給他十倍的價錢。
而他的哥哥來到裸人國之後,看到弟弟按當地風俗習慣行事,生氣地說:“不做人,要照著畜生的樣子行事,這難道是君子應該做的嗎?我絕不能像弟弟那樣做。”不僅如此,而且滿口仁義道德,指責裸人國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是。引起國王及人民的憤怒,大家抓住了他,狠揍了一頓,全部財物都被搶走了。全虧了弟弟說情才把他救了。這說明了欲成為富人還是以小事糊塗,大事聰明為妙。
10.富人不給自己找借口
在可以俯瞰一座美麗城市的山頂上,住著一位智慧的老人。孩子們從小就聽大人說,一定要聽從這位智慧老人的教導,要尊敬他、愛戴他。
一天,兩個孩子設計了一個圈套,想挑戰一下這位老人的智慧。他們抓到了一隻小鳥,然後向山上爬去。當他們來到山上時,老人正坐在那裏,一個孩子於是就把小鳥捂在自己的手裏。
“智慧老人,”這個孩子說,“你能不能告訴我,我手裏的這隻小鳥是活的還是死的?”
老人默默地凝視著兩個孩子,然後說:“如果我告訴你,你手裏的鳥是活著的,你就會捏死它。如果我說這隻鳥是死的,你就會張開手,讓它自由地飛走。”
“孩子,你的手現在掌握著能決定生死的權力,你可以選擇毀滅它、結束它的生命和這個生命的歌唱,或者你選擇給這隻鳥自由,這樣它就會有自己的未來,發揮自己的所有潛力。你當然會明智地在生和死之間做出選擇。”
“如果你讓我的回答來決定這隻鳥的命運,你就會失去本來屬於你的權力。同時你也就放棄了去做出正確選擇的責任,放棄了展現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時的歡樂。”
兩個孩子滿意地回到了山下,他們變得更聰明了。這位老人尊重這兩個孩子挑戰權威的願望,也尊重他們對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的測試,因此確實是一位合格的領路人和老師。老人洞察到,兩個孩子反叛的行為下麵,其實有著放棄自我責任的潛在心理。因此,他有意不配合孩子的提問,這樣就喚起了他們的自我責任感,有助於他們的成長。
每個人都要有一種自我責任感,不要像故事中的那兩個小孩一樣輕易將自己的責任以借口給別人。但在現實生活,卻隻有占少數的富人能做到這一點,大多數富人往往淪為了“借口”專業戶。“我要生活在從前那該多好啊,那我一定早就成為百萬富翁了。”
借口!這是一個最欺騙人的借口。因為每天發生的事實都會證明這種想法是多麼錯誤。就在那些態度消沉窮人在一天一天混日子的時候,在他們忍受著失業和下崗的同時,每年卻都有成百上千的小公司創辦開張並日漸繁盛。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從普通大眾中一躍而出成為了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人,就整個世界來講,就會有上百萬這樣的人!在今天這個時代中成為富人不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事實上還要比往昔更為容易和方便。是的,無論我們在哪一方麵富有一些才華,都可以為這個世界提供新想法、新產品和新服務。比起外部的客觀環境來講,成功與否更取決於我們的主觀態度以及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
窮人的借口還有,比如:“我太年輕了!”
但你敢把這種想法說給黛比·菲爾茨或者史蒂夫·喬布斯嗎?要知道,黛比·菲爾茨年僅20歲就創辦了菲爾茨小姐糕點公司,並擔任公司的董事長,也就是說,這個才不過20歲的小女孩,就已經獲得了巨大的財富。而史蒂夫·喬布斯呢?這位蘋果計算機公司的創辦者,23歲那年就為自己賺來了一生中的第一個100萬美元。第二年,也就是24歲的時候,就賺來了第一個1000萬美元;而25歲的時候又賺來了他自己的第一個1億美元!年輕的確會比資本有用得多。不要害怕缺乏什麼經驗,要知道,果敢、勇氣、直覺和創意都可以補償你在經驗上的缺乏。而現代商業史有太多太多的富人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從毫無經驗開始摸索上路,邊走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