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會不會沒落?決定權在富人的手中。
在這一方麵。西方的一些富人給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但讓人擔憂的是國內的一些富人,由於他們中很多人的財富是迅速積累起來的,生存狀態在前後也有著巨大的不同,這導致他們的心態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而產生了一些畸形的生存觀念,這樣的富人一定會沒落。
那麼富人如何避免沒落?如何尋找一條合適自己的出路呢?本章將為他們開出一濟良方。
1.富人不能丟棄誠信
誠實守信不僅是做人的準則,也是做事的準則;不僅是取得創業時要遵循的準則,也是創業成功以後必須遵循的準則。富人如果丟棄了誠信,那麼對財富的擁有也就不可能持久。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開出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工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度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舍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裏。
艄公憑著嫻熟的技市,乘風破浪,終於將年輕人送到了彼岸。艄公淡淡地說:“年輕人,我跟你來個約定:當你不得意時,就回來找我。”年輕人隨意地答應著,卻不以為然。他以為,有了身上的六個背囊,他是不會有不得意的一天的。
確實,不久,他就靠金錢和才學擁有了自己的事業;憑著榮譽和機敏,他睥睨商界,縱橫無敵;而健康和美貌更是令他春風得意,娶得如花美妻。他逐漸地忘記了擺渡的艄公,忘記了被拋棄的“誠信”。
當他到中年時,總是做著同一個夢:他坐在一艘小船裏,正愜意地遊蕩,突然風起浪湧,他被掀入急流之中,他並不下沉。隻是水向他的七竅衝來,耳、眼、鼻皆安然無事,水卻衝他惟一的弱處口猛灌,他感覺到自己開始無盡的沉沒……
他無數次在夢裏驚醒。但這次卻是電話鈴聲叫醒,電話那頭傳來驚恐急躁的聲音:“老板,最近風聲太緊,那事是否先停一下。”他似乎也開始慌張失措:“不行,不行……停不了了……”也不知怎麼掛的電話。他知道電話那頭的“那事”是什麼。多年來,他欺騙了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對手和親人:他多次將商品以次充好,他承包的建築全是豆腐渣工程;他透支著他的榮譽和才能,勸說身邊所有人投資於他,卻把資金用於販賣毒品和軍火走私;他出入高樓大廈,天天酒池肉林,熱衷於夜生活,他的健康和美貌悄然飛逝;他一擲千金,豪賭無度,他背負妻子,頻頻外遇。這一切都隻能解釋為他沒有誠信!
因為沒有誠信,這位富人失卻榮譽、金錢以及他的事業、愛情等一切,這時,他想起了那個渡口,想起了艄公的話。
從監獄裏出來,他直奔渡口。艄公已不在,隻有那裏一條小船依稀當日模祥。這時的年輕人也已垂垂老矣。
從此,渡口多了一個老艄公,無人過渡時,人們總能看到他獨自搖晃在風浪中,似乎在尋找著什麼。
因不講誠信而導致身敗名裂的例子在中國古代舉不勝舉,其中最著名的莫過烽火戲諸侯。西周建都豐鎬(今長安縣西北),接近戎人,周天子與諸侯結約,要是戎人來犯就點燃烽火、擊鼓報警,諸侯來救。周幽王的愛妃不愛笑,惟獨看到峰火燃起,諸侯的軍隊慌慌張張從四麵趕來時而大笑不止。周幽王為博得褒姒高興,數次無故燃起峰火,諸侯的軍隊多次趕到而不見戎人,認為受了騙。後來戎人真的來了,已無人來救。幽王被殺於驪山之下,為天下人所恥笑。
因為失信,竟導致一個國家的敗亡,雖然這其中還包含其它很多的複雜因素,但失信的破壞力由此可見一般,無論你擁有多麼巨大的財富,擁有多麼多的好品質,但如果失去誠信,那你也一定不能牢牢的掌握住財富。
2.富人要能居安思危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居安必須思危。富人在取得成就後,生活在安寧舒適的環境中,一定要考慮可能會出現的危險,做好防備措施。
春秋時期鄭國無故伐宋,引起晉、魯、衛、曹等十一國的不滿。便聯合出兵討鄭,入鄭境,攻都城。鄭難以抗爭,隻好停止侵宋,並與宋國在內的十一國訂立了友好條約。
當時日益強大的楚國,已不滿足於自身所擁有的“領土”,時刻都在窺視著中原各國。常有侵擾行動,因而與晉、魯等十一國有矛盾。見鄭國求和於十一國,心有不甘,便向秦國借兵攻打鄭國,鄭不敵,隻好又屈從楚國。
鄭國毀約在前,屈附強楚於後,使與鄭訂立盟約的各國諸候十分氣憤,於是再次聯合出兵討伐鄭。鄭被折騰得精疲力盡,被迫無奈,隻好請求晉國出來調停。在付出重大代價後,鄭再次與諸國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