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富人會不會沒落——富人的出路(4)(2 / 2)

人的一生要經曆不同的家庭,要以不同的態度去麵對,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建設。隻有充滿愛心,付出愛心,你才能生活在一個美滿幸福充滿歡樂的家庭裏,度過富有的一生。

12.富人要與社會共享財富

很多成功的富人都懷有深深感恩之情,他們清楚的知道是這個社會讓他們成功,讓他們成為富人的,因此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責任,時刻謹記著回報這個社會。

有權利及有本事賺很多錢的人,也有義務關心那些收入較少的窮人。鋼鐵巨頭卡內基有句話剛好切中要點:“多餘的財富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它的擁有者有義務終其一生將它運用在社會上。”

當一個人的資本達到了一定數量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資本已不僅僅屬於他個人,而是屬於整個社會。

說到這裏不能不提到的下列一些人:享利·福特、威廉·裏格萊、約翰·洛克菲勒、安德魯·卡耐基。這些人建立了一些基金會,直到今天,這些基金會還有總計10億美元的基金,基金會撥出的金額專用於慈善、宗教和教育。這些基金會為上述事業捐助的金額每年超過了2億美元。這些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能同別人分享他所擁有的金錢,這同時也就與社會分享了財富。

在20世紀之初,許多曾使美國工業蓬勃發展的大人物開始陸續離開人世,他們的龐大家產將落在誰的手中,不少人都極為關心。人們自然也以極大的熱情關注著小洛克菲勒。

當時,在老洛克菲勒晚年最信任的朋友牧師蓋茨先生的建議下,洛克菲勒已先後分散了上億巨款,分別捐給學校、醫院、研究所等,並建立起龐大的慈善機構。對所建立的慈善機構,老洛克菲勒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但在感情上對這種事業他還是冷漠的。他更看重賺錢這門藝術,怎樣從別人口袋裏把錢賺到自己手中,是他畢生的工作,也是他生活的惟一動力。

這就給小洛克菲勒提供了一個機會,他同時又牢牢地把握住了這一機會。

1901年,小洛克菲勒應慈善事業家羅伯特·奧格登之邀,和50名知名人士一起乘火車考察南方黑人學校,作了一次曆史性的旅行。回來後小洛克菲勒寫了幾封信給父親,建議創辦普通教育委員會,老洛克菲勒在接信後兩個星期內,就給了1000萬美元,一年半以後,繼續捐贈了3200萬美元。在往後的10年裏,捐贈額不斷增加。

在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後,小洛克菲勒憑他的牧師的神聖靈感和商業的敏銳性,已預見到了洛克菲勒的慈善事業可能產生的國際影響了。

出於商業的考慮,1914年,有人建議創設中國醫學會,並擬訂計劃在中國北京建立一些現代化的醫學院。

於是,北京協和醫學院和協和醫院誕生了。小洛克菲勒親自到北京參加了落成儀式的典禮,並在講話中稱它是“亞洲第一流的醫學院”。這兩座先進的醫院為中國人民帶來了健康的福音和曙光。

在洛克菲勒的慈善機構中,小洛克菲勒最關注並最有情感的是社會衛生局。

1909年,紐約市長競選活動中一個主要的爭論問題是賣淫問題,結果成立了一個大陪審團調查買賣娼妓的生意。被人們看作“好好先生”的小洛克菲勒,應邀當上了這個大陪審團的陪審長。

他接受任務後,就把全部精力都用上去,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幾個月後,搞出了一份詳細報告。報告建議組織一個委員會來處理這個社會弊病,但紐約市長拒絕成立委員會,於是小洛克菲勒決定自己幹下去。

1911年,他建立了社會衛生局,投資50多萬美元。

小洛克菲勒最大的一項義舉是捐出5260萬美元恢複和重建了整整一個殖民期的城市——弗吉尼亞州殖民時期的首府威廉斯堡。那裏的開拓者們曾經最早喊出“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

小洛克菲勒說:“給予是健康生活的奧秘……金錢可以用來做壞事,也可以是建設社會生活的一項工具。”

所以說,富人在勤奮努力賺錢的同時,千萬不能忘了自己應盡的一分責任:回報社會,同社會共享你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