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位曾在股市上叱吒風雲的億萬富翁所說的:“金錢是要多少也沒夠的,再多也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這位年輕人曆經了創業的艱辛和生活的磨礪後,終於衝入億萬富翁的行列。當他擁有了足夠的財富,過上了富翁的生活後,生活開始糜爛,他的妻子不久也離開了她。後來,這位億萬富翁在“股戰”中屢戰屢敗,潰不成軍,最後全軍覆沒。
這一結果正應了他自己的話:金錢是要多少也沒夠的,再多也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錢太多了以後,無形中就會讓人,特別是男人迷失自我”。
以上是智者的醒悟,但如今這個“一切向錢看”的時代,令很多人仍執迷不悟,對金錢的追求樂此不疲。
我們從另一方麵講,錢也不是萬能的。近年在富人階層,尤其是娛樂圈,花邊新聞層出不窮,今天這個離婚,明天那位再婚,幾乎都在忙“換血”。在社會富裕階層,人們的離婚率遠比窮人多得多。過去溫飽是個大問題,人們見了麵,一般先問,“吃了嗎?”早兩年大家忙於發財,見了麵往往習慣地問:“在哪裏發財?”如今飯也吃飽了,財也發夠了,於是又有了新的說法:“換了嗎?”或者“梅開二度了嗎?”而“換”的含義更豐富一些。據說:“換”有三等:小富換房子,中富換車子,大富換妻子。這就是說,太窮的人留不住愛情,太富、太有地位、太有名氣同樣留不住愛情。有些窮人的婚姻是無奈的,有些富人的婚姻同樣也是無奈的。
11.富人要正確麵對家庭
富人同普通人一樣,在一生之中都要麵對三個家庭即父母的家庭,自己的家庭和子女的家庭,而家庭是永遠支持你的後備“軍隊”。
父母的家庭是我們所必須麵對,當然這裏要將那些不幸的家庭排除在外。不管我們是生在富人家還是窮人家、雙親還是單親、城市還是農村,都不能將家庭當成慶幸或抱怨的對象。因為父母的家庭不僅給予我們生命也給我們的一生培養了重要的人格秉性,我們的人生就是從這裏出發,去奔向我們的目標。
家庭對我們來說,可能是溫床,也可能是冰窟;可能會引導、輔助你成功,也可能會扼殺、阻礙你成功。
有人這樣比喻:父母就像一張弓,子女就像弓上的箭,這張弓拉得越滿,子女的箭就射得越高越遠。可是,如果父母沒有力氣拉動這張弓,子女的箭就射不出去。
在你幼小的時候,你不得不依賴家庭。一旦你的意識形成,你就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
當中國第一例子女控告父母的案例公諸於世以後,整個社會引起了轟動。這表明家庭的專製受到了挑戰,也表明子女獨立意識的覺醒,也顯示著新時期子女在家庭中的生存權利受到社會的法律保護。
但是,當子女對父母組成的家庭表示不滿、反抗甚至否定的時候,他自己雖然獲得了自己的生存權利,或者某一種利益,他卻徹底毀滅了父母組成的家庭,他也就和這個家庭徹底決裂了。
所以這樣的事情總是無可奈何的,誰也不願看到這種結果。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講,父母願意為子女付出盡可能的努力、甚至生命來實現子女的願望,所以,子女不能對父母要求的更高更多。父母給予了你生命,就給予了你成功的機會。如果你具有了自己的意識,你就可以自己去爭取自己的權利,不應該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上。
麵對自己要建立的家庭,你有了選擇的餘地和權利。你已經有了父母的家庭借鑒和自己的生活追求,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家庭理想來組建家庭。
父母家庭的優點,你會保留下來,父母家庭的缺點,你會引以為戒,這樣你將會建立一個美滿的家庭。
當你進入老年,你建立的家庭可能已經顯出了衰老的跡象,屋漏瓦缺,難以遮風避雨了。這時候,你將麵對子女的家庭。
在這個家庭裏,你又一次失去了自主權。你可能是一位受歡迎的人,你也可能是不受歡迎的人,你必須接受這個事實,正確地麵對。
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不倚老賣老,不應該成為子女的包袱。你一生的經驗可以成為子女走向成功的參考,你還可以繼續發揮餘熱。要自信:我還有用。這樣你就會受到這個家庭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