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說客(1 / 3)

長政默默地走下了三重箭樓昏暗的樓梯。跟在他身後的部下們感覺是跟著他走向深深的地下。“這……這叫什麼事情!”漆黑的樓梯中,一位部將用帶著哭腔的聲音嚷道。

“大野木土佐守、淺井玄蕃和三田村右衛門,三個人一起叛變了,真沒想到。”

另一名部將呻吟似的答道:“他們身居要職……而且還據守在如此重要的京極城郭,卻輕率地拋棄了這一切。”說完,他悲傷地哽咽了一聲。

“不是人啊!”眾人都緊咬雙唇,痛罵三老的不忠。長政轉身說道:“別再抱怨了!”說話間,一行人走完樓梯,來到了最下麵鋪著木板的大廳裏。

城池像巨大的籠子,又像監獄一般牢固。眾多的傷員躺在草席上呻吟著。

長政經過時,仰臥的武士也爬了起來,雙手支地行禮。“不會讓你們白死的!”長政對左右人等這樣說著,走了過去。走到外邊時,他的眼簾上可以看出哭過的痕跡。然而,即使如此,他嚴格禁止部將們抱怨別人。

“投降敵人也好,為長政殉命也好,去留都由各人選擇,不應辱罵別人。今日一戰,信長和長政都師出有名。他誌在天下的改革,而我長政是為武將的名譽和大義而戰。你們如果覺得投降信長比較好,那麼就投奔信長吧,我不會阻攔你們的。”長政說完,便走出門,前去查看各處的防禦狀況,他走了還不到百步,又傳來一個比失去京極城郭還要震撼的消息。“大人,大人!不得了了!”一名渾身是血的部將從遠處跌跌撞撞地跑了過來。

“哎,這不是休太郎嗎?怎麼了?”長政心中掠過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井休太郎並非第三城郭的武士,而是父親久政的侍衛。

“就在剛才,主公自盡了……我在敵陣中殺出一條血路,將遺物帶來了。”

休太郎撲通一聲跪下了,接著他痛苦地喘著氣,將久政的發髻和窄袖便服拿了出來,交到了長政的手上。

“啊?那麼,不僅是第二城郭,父親所在的第一城郭也已經被攻陷了?”

“天還沒亮的時候,從京極城郭的近道來了一隊士兵到了城外,打著大野木土佐守的旗幟,說是土佐守有要事要見老主公,讓我們馬上開門。我們以為是自己人,所以就沒在意打開了城門,結果大隊士兵突然衝了進來,一路殺到裏屋。”

“那……那些人是敵軍?”“大部分是木下藤吉郎的手下,但帶路和舉旗的人,千真萬確,肯定是叛徒土佐守的手下。”“嗯……那麼父親呢?”

“他一直戰鬥到最後一刻,後來他把裏屋點上火,自盡了……木下軍衝進來後,立即滅了火,然後安靜地將城內洗劫一空。”

“原來如此……難怪看不到火和煙了。”

“要是第一城郭起火了,第三城郭的人肯定會立即打開城門前去援助吧。就算是不得不去援助,但您和夫人孩子,肯定會和老主公一起縱火自焚吧。敵人擔心出現這樣的局麵,才這樣做的吧。”

休太郎屏住呼吸一口氣說完這些,突然他趴在地上說道:“就此別過了!”

剛一說完,他手撐著地,將臉撞到了地麵上,他采用了一種比戰死還要痛苦的死法結束了生命。

“英魂又消散了一個,死得壯烈啊!”有人在長政身後小聲說道。“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歎息之後,傳來了念珠的聲音。長政回頭一看,原來是木本的雄山法師站在那裏。他的淨信寺因為遭到之前的兵火,所以來到小穀城內,一同據守城中。“……我聽說老主公今早去世了。”雄山法師說道。

“法師,我有件事想拜托你。”長政不慌不忙地說道。言辭平靜,聽不出一絲悲傷。

“下麵就輪到我長政了。我想趁我還活著,召集家中所有人,舉辦一場葬禮,哪怕隻是形式。小穀城的奧曲穀裏,建了塊石碑,上麵刻著很久以前法師賞賜的戒名。能不能有勞你將那塊石碑運到城內來?你是佛門人士,敵人肯定不會說什麼都不放你通過吧。”

“我明白了。”法師領命而去。幾乎就在同時,一名部將趕來彙報:“有個叫不破河內守光治的人來到了城門下。”

“不破河內守是何人?”“是織田的手下。”

“敵人嗎?”他鄙夷地說道,“趕走他!我長政跟信長的手下沒話說。如果不回去,就從城門上扔點石頭給他嚐嚐吧。”

城門的武士們領命之後,又迅速回去了。又有其他部將前來。“不管我們怎麼說,敵方使者站在城門下,就是不回去。他抗議說,戰爭是戰爭,談判是談判,對代表一國前來的使者,不應如此無禮。”長政一臉不耐煩地轉過臉,怒斥道:“我讓你們嚇走他,為何還要將對方的抗議之詞轉告我?”這時,又有一名武將前來。“我覺得至少要見一下,這才符合戰場的習慣。要是被對方傳成淺井長政怒上心頭,連敵國的使者都不願見麵,這樣必然對我方不利。”部將的口吻似乎是在勸說不要一意孤行。

“那就讓他來吧,見上一麵再說。”“是,那麼到哪邊見麵?”“就讓他到那裏吧。”

長政指了指武士休息的房間,同時自己也大步走了過去。傳話的部將及武士們奔向了反方向。接著,城門打開了,織田家的使者進入城內。淺井家的士兵中,半數以上都希望使者能帶來和談的好消息。他們對長政,並非心存不服之心,隻是長政所鼓吹的大義,以及戰爭的意義,完全是小乘級別,其核心隻是出於和越前的友好關係,以及對信長的反感,相比之下,信長所倡導的誌向及霸業則顯得無比遠大。他們覺得,這就像所謂的是信大乘,還是信小乘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