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強求頑拒(2 / 3)

“沒錯……沒錯。”家康連連點頭,吹捧信雄,但他反複認同的話語中卻聽不出半點兒肯定的意思。

“既如此,其實我也有一事想再次催促大人。”信雄終於進入主題,家康的臉上也立馬浮出了一絲譏笑。“是何事,要催促家康?”

“上次說過的上京一事。”“就是提議我上大阪向秀吉施以臣禮一事嗎?”“不不,絕非如此。”信雄在泛白的鼻子前揮手道:“我怎會建議您施臣禮這樣無禮之事,不過是令天下人安心。為了給世間帶來太平,所以才期望大人能上京與殿下見一次麵。”

明裏暗裏地慫恿家康“應上京一次”已懸了很久。今夏以來,不,從小牧議和前後,自家康之子於義丸名為義子實乃人質被送往大阪城之後,大阪方麵的使者和北畠信雄都屢次直接告知家康,秀吉希望“德川大人有機會也能親自上京一回”。

既然已經公開締結和睦,送去養子和老臣之子當人質,停止爭鬥,那麼即便家康前往兒子當養子的地方拜訪,對他個人而言也並不為難。但是,家中大眾卻輿論驟起:“真是荒唐至極!根本不用理會如此自私自利的要求。為了防止大人動心,吾等也必須時刻戒備。”此事引發了強烈的反響,三河武士反對大阪的情感也因此事變得越來越僵化了。

曾幾何時,聚焦在石川數正身上的眾人的白眼與此事也並非毫無關聯。家臣們會將他與主君之間的接觸當作極度危險之事,總是神經質地警戒著數正的行動,也確實是有此原因,也可以說是大眾輿論暗流湧動的作用。

與德川家無法掩蓋的輿論相對,大阪方自然也流傳著極為強硬的輿論。“家康堅決不肯上京實在太奇怪了。可以說這就是他主動蒙騙和睦的證據!”

作為對立調停者,信雄是有餘地扮演這一時局角色的。但他的口吻最近變得和秀吉一模一樣,總是帶著令家康苦笑不已的力度。

織田長益、瀧川雄利還有羽柴勝雅、土方雄久等人,有時作為正式的大阪使者,有時又以個人身份前來糾纏不休,可以看出其背後秀吉在這個問題上的強硬態度。

特別是在決定出征北國之時,秀吉道:“即便隻是形式,家康是否也該派部分將士參戰以示友好?”信雄於是立馬趕了過來,再三勸說家康。

家康召集諸將在浜鬆舉行了眾議。不必說,眾人當場一致反對,家康也如實地回複信雄很遺憾,斷然拒絕。

事態重大時家康常常征求眾人意見。看起來是尊重眾人意見,實際則是在加以利用,用來應對外部,並增強內部的責任感,擺出並非家康一人的意見而是大眾公憤的態勢。

“……不,中將殿下。您再三的好意我隻能心領了。畢竟家中之輩無法認同,而我近日也總是懶得外出,並不想遠行到京都的繁雜人群中。還請見諒。”

這一天,信雄的長時間逗留也令家康百無聊賴,一直忍著哈欠。注意到家康故意露出招牌式的刁難的無聊神情,信雄依然喋喋不休地糾纏道:“家中的反對大人您一句話便能壓製下去吧。能否請大人想辦法對太閣殿下的意願忍讓一步,重新考慮上京一事呢?如若不行,說實話,我信雄夾在殿下和大人之間真是左右為難了。”

信雄已經顧不得什麼策略了。他訴苦般的話語背後,不說也自然能看出自己是被秀吉催促前來的。

會敗給這種老實人的糾纏,動之以同情的便不是家康了。忽然,他冷不防地切斷話題,道:“哦……今日您要留宿,還是立即啟程返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