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順風(1 / 2)

一時間,姬路城內外炊煙彌漫,遮天蔽日。隨著第一聲號角吹響,將士們都開始用飯。秀吉依舊坐在大廳中央,穿著甲胄捧著飯碗。養子秀勝、堀秀政、彥右衛門正勝、官兵衛孝高等也同他坐在一起。

秀吉向旁邊人問自己吃的飯量:“這是第幾碗了?”伺候用飯的士兵答道:“吃了四碗了。”秀吉苦笑一聲:“再來一碗開水泡飯。”用飯期間他也不停地聽取並處置當務之急,吩咐左右出發的安排。與他旺盛的食欲一樣,他有著無盡的精力和考慮周到的大腦。

剛剛吩咐給掌管金庫的奉行分配庫存金錢的任務,奉行已經前來稟報“完成了”。

將庫中存米全部分發給家臣家屬之事也已經向大家公告。有人來報告:“分配完成了!”

這時,有人前來傳達:“剛剛,龜井大人從鹿野城趕來了。”“龜井茲矩來了啊?領他來這裏。”

秀吉依舊坐在那裏迎接,一看到茲矩的身影,便詢問:“呀,別來無恙?”又說:“因幡雖是邊遠之地,然而卻一直在吉川軍窺伺之中,之後也拜托你鞏固守備。”

為牽製吉川勢力,自1581年以來,龜井一軍便駐紮在因幡的鹿野城。如今秀吉在此處見到他,不禁想起以前的口頭約定。

“信長公曾私下允諾,等中國地方事成之後就將出雲國賞賜給你。而今,因為突然間與毛利講和,是無法將那裏給你了。因此,就封給你其他領地吧。有想要的地方你開口就是!”

茲矩規規矩矩先行謝:“多謝大人沒有遺忘!”接著說:“這次討伐明智逆軍,自然是所向披靡,日本國內六十餘州定會歸於大人麾下。假若我想要其中任何一塊兒封地都會與各國有所衝突。因此,希望大人將琉球國賜給在下。”

秀吉吃了一驚,心想這家夥竟如此狂妄,但他還是立刻在自己手中金扇上題上“琉球守龜井”,又在旁邊署名“秀吉”,將其賜給了茲矩。

諸將都十分羨慕,打趣道:“琉球守真是精明啊!這可是門下最早獲得墨寶之人哪!”

這時,留守在姬路城的小出播磨守和三好武藏守來到座位一旁報告:“估計差不多可以吹響第二次號角了。作為先發的馱子隊與腳夫即刻出發。”秀吉等到即將上陣出發之時,向留守的小出播磨守和三好武藏守如此吩咐道:“勝敗也取決於天命。萬一我被光秀打敗,你們就將此城放火燒掉,什麼都不要剩下。也請酌情囑咐我的老母、夫人以及族人。總之,我早已打算追隨本能寺中逝去的主公,所以那也算是死得其所。”一瞬間,無論是留守的眾人還是出征的眾人都被打動。這時,在播磨守身後侍立的一名僧人慢慢上前來伏地下拜。此人是秀吉皈依的城下真言宗的一名僧人。秀吉凝視著他心想:“他定是要講一些吉利之言吧。“隻見他終於舒展開眉頭,頗為擔憂地忠告道:“剛剛經過諸軍,聽說大本營於明天九日清晨出發。然而,據推測,明日卻是有去無回的大凶之日,因此,請無論如何後天再從此處出發。此事一直懸於貧僧心中,因此雖然大軍正處於將要動身之時,還是望大人能夠采納貧僧之言。”

秀吉刷的一下從褥墊上站了起來。不知是否將真言僧的懇切諫言放到心裏,隻聽得他突然間哄笑起來,將滿座人的擔憂之情都吹了個一幹二淨。

“這是什麼話!如果真是如此,那明天對我等而言豈不更是大吉大利嗎?何止是明天,每次出征都可能是有去無回,此乃兵家常事。這次上陣,我等也是抱著一死以報主公之恩的覺悟而去,本來就不期望能夠生還。假若萬幸我秀吉未死,取得了勝利,此等小城又怎能夠成為我的居所。那時我定會占卜天下之地,築大城建我居所。易經中有言‘卦不在卦麵,而在於解法’。無論如何,明日便是絕無僅有的良辰吉日。走,到外麵去吧!”

這樣,秀吉來到外麵。在城門外,在前門出口處的欄杆橋上等待後麵跟上的隨從們以及諸將。

第二次號角高高奏響。馱子隊已經開始動身。等到日頭西墜,秀吉又令吹響第三次號角,然後來到城外,將自己的折凳移到了海路路口的印南野。

第三次號角是軍隊集合的信號。秀吉在印南野設立折凳時,海路的曠野以及路旁的鬆樹都已經沉入夜色。秀吉吩咐蜂須賀彥右衛門,臨時選出了十多名錄事,在兩旁點上明晃晃的燈籠,令他們把軍中眾人姓名都寫到報到簿上。從初更開始,直到半夜,先鋒、中軍、後陣各路人馬仿佛湧動的波濤填滿了整片地。其間從後麵接連不斷有披著甲胄、拿著武器的軍士匆匆忙忙前來報到。

秀吉倚在折凳上自始至終在高懸燈下注視著此情此景。

有錄在冊的姓名已經達到一萬以上。此時已經是九日淩晨兩點。秀吉向在旁邊的彥右衛門正勝、森勘八、黑田官兵衛等人問道:“準備好出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