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伊丹的池田信輝也在兒子勝九郎的陪伴下,中途投到秀吉軍中。信輝也在今早出軍時剃發,並改名為勝入。
秀吉與信輝兩人早在清洲時代便是莫逆之交,彼此都互知對方的長短。“呀,你也把頭發剃掉了呀?”
“你也如此呀!”“我們是不謀而合呀!”“嗯。你我一心哪!”
秀吉與信輝兩人隻這般簡單交談便不需再額外贅言。信輝將自己帶來的四千名手下一起加入到行軍之中。從昨日起,軍力便一再顯著增強。最初僅是秀吉的約一萬人,後來又有高山右近的兩千人,中川清秀的兩千五百人,蜂屋賴隆的一千人,以及現在池田軍隊的四千人加入,因此已經超過了兩萬人。
北上行軍途中右有澱川,左可見能勢以及有馬地方的群山。在此期間,不斷有或者率領三十名隨從或者率領同族子弟前來加入的地方小部隊。
這些人都眾口表明自己參與的心意。“明智的所作所為不守君臣之道,不可饒恕!討逆扶順是武士之門理所當然的鐵則。因此我們不顧曾經的交往以及以往的交情前來投奔到您麾下。”如此眾口一致。他們也並非全是因為看到羽柴軍的優勢而前來賭一把的勝負之徒。
午間到達茨木小憩時,秀吉聽取各方情報後繼續前進。到位於茨木和高槻中間的富田紮了營。
布陣命令結束之後,秀吉立刻開會與部下商討作戰計劃。此時,中川清秀與高山右近兩人竟然出乎意料地起了小小爭論。
“由我做先鋒!”“不,還是由我打頭陣!”
兩人固執己見,互不相讓。高山右近道:“自古以來,由距敵近之城的城主擔當先鋒便是武士之道的常理。因此,無論如何我都不能落在中川大人之後。”中川清秀也不甘落於下風:“區分先鋒與後續部隊不應該按照城池距敵遠近,關鍵是要看軍馬的精銳程度以及將領的覺悟與資質。”“那麼,你是說我右近沒有擔當先鋒與敵對陣的資格嗎?”“並非如此,閣下如何我並不知。但是我卻堅信自己絕不輸給別人。因此,我才毫不客氣地希望可以打頭陣。請命我中川清秀作為先鋒!”清秀如此向秀吉強求道,右近也拱手請命。秀吉當然拿出主帥態度裁斷道:
“既然雙方都有充分理由,那麼就由中川在一線構陣,當然高山也要到前麵的陣地。二位都不要有負先言,去立功吧!”商議之中也不斷有偵察隊送回情報。“從昨天以來,將洞嶺、八幡的軍隊撤走的光秀集結山崎、圓明寺周圍的兵力,看起來或許是後退到京都阪本附近。然而,從今早他突然顯示出明確的攻勢,一支部隊已經漸漸改變方向,正在向勝龍寺附近前進。”
收獲此情報後,營中諸將眉間都立刻顯示出緊迫感。此處距離山崎還有勝龍寺很近。諸將都雙眼放光,仿佛已經看到了敵人的身影。
中川、高山等身負先鋒之任,因此立刻站起來催促秀吉決斷道:“我隊還有大本營都立刻移至山崎如何?”秀吉並沒有像他人一樣興奮緊張,而是極為沉著地說道:“我打算再在此待一日,等待神戶大人到來。雖然我也知道即便是這半天一夜時機也在不斷變化,但無論如何,這次絕無僅有的戰爭中我還是希望先主的幾名兒子中至少有一人能夠參加進來。我也不想讓神戶大人一生留下遺憾,無顏麵對世人。”
“但是,假如在此期間被敵人占據有利地形的話……”“既然如此,對神戶大人的等待也是有限度的。明天無論如何秀吉也還是前往山崎,等全軍在山崎集結之後會再與諸位聯絡,各位立刻前進!”“好。那麼隨後會派使者隨時彙報情況。”中川、高山立刻離去了。
離開此處的先鋒順序即第一隊高山、第二隊中川、第三隊池田勝入。
一離開富田,高山隊兩千餘人便像看到了敵軍一般迅猛前進。中川清秀是第二隊,他們望著馬蹄踏起的滾滾塵土納悶道:“敵軍已經進入山崎了嗎?”
“就算如此,也還是太過心急了吧。”一進入山崎城,高山右近的部下便立刻封鎖了通往城中道路的城門甚至附近的小路等,一切交通全部封鎖了。後麵跟來的中川隊當然受到其攔截,此時他們也明白了高山隊急趕的原因。這樣一來,即便是意氣用事也不能等在他的陣後。“好哇,既然如此。”
中川清秀放棄此處要地,急忙趕向山手方向。在那裏可以看到一處高地,名為天王山。
秀吉當夜在富田宿營,第二日也就是六月十三日接近中午時,終於接到報告:“如今,神戶信孝公子、丹羽長秀大人等一軍已經到達澱川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