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小明從京城回到NC市之後,他馬上召開了大可公司的高層會議,不管是莫斯科的何東還是王家的宋巧鳳和鄒援朝都趕回來參與。王小明親自主持了這次會議,他的議題隻有一個,大可公司將加快對國有企業的收購行為。
其實從大可公司在H省C市收購的那幾家工廠開始,這幾天對國有企業有收購行為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對NC市原重型機械廠的三十億收購,這在全國來說都稱得大手筆。可是現在王小明覺得還原原不夠,他要求大可公司下屬的所有的分公司命中全部的空閑資金,全力以赴的進行收購行為。
由於王小明的投資決策從來就沒有失敗過,而且這次他的投資意向就連大可公司的顧問楊小坎也是非常支持王小明的決議。他對世界經濟,特別是中國的宏觀經濟頗有研究,連他都舉雙手,其他人就更沒有話說了。
而王小明為了讓收購進行得更加專業,他決定成立一家專業的收購公司,由楊小坎任執行總裁,而資金則由王小明以及大可公司的高層集資,成立一家由王小明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
現在大可公司能參加這次高層會議的,少的都有五千萬以上的身家,而像周敏、鄒援朝等一直就跟隨王小明的元老,身家早就過了億。而且這次王小明是有多少錢就收多少錢,而與會的高層又對王小明特別的信用,可以說幾乎都把自己所有的資金全部又投到了這家新成立的專業投資公司來。他們是有股票的賣股票,有房產的賣房產,特別是北京辦事處楊鑫磊和餘梁,他們不但是把自己所有的錢全部投了進來,而且由於王小明這次是來者不拒,他們甚至還在銀行貸款和向親戚朋友借款來投資。
王小明由楊小坎投資的期貨一次性就給他帶來了超過五十億的回報,再加上原來的股票認購證和那些可以說得上是原始股票的股票,現在王小明除了不向銀行貸款之外,他能拿得出來的現金足有一百多億,再加上公司的這次高層的投資,這家新成立的大可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投資就達了一百五十億人民幣。其中王小明一個人就投資一百二十七億五千萬,占百分之八十五的股份。而其他人從百分之零點五到百分之一不等,這其中還包括楊小坎,雖然他隻投資了幾千萬,可是王小明卻讓他占了百分之二的股份。至於周敏,由於她此時還在休假當中,但是王小明相信她一定會像鄒援朝那樣全力以赴的支持自己,所以雖然她的資金沒到位,可也像鄒援朝那樣給她留了一點五的股份。
一百五十億在二十一世紀都是一筆巨額資金,何況是在九十年代中期?何況在楊小坎的操作下,這一百五十億絕對可以當成三百億,甚至是四百五十億來使用。而在這個時期,資產上億的國有企業就已經算是大型企業,像NC市重機廠那樣的超大型企業畢竟不多,而且以朱的調控,像那樣的企業暫時也要起到社會保障的作用,在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險製度之前,像那些超大型企業並不會隨意就出賣給私營企業。
所以大可投資公司完全可以同時收購十家以上的國有企業,並且對它們進行重組,並且在適當的時機上市。如果這些操作全部能順利進行,那大可金融投資公司將會以比滾雪球還要快的速度快速壯大。可是這裏最關鍵的一步是最後的上市,前麵的事情都好辦,隻要有錢,再跟企業當地的政府搞好關係,隻要把國有企業的工人能安置得像模似樣,那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而最後一步就像政策,而現在王小明恰恰就有這樣的政策,隻要是大可金融投資公司下屬的子公司重組上市,一般都不會有遇到什麼麻煩。再說了,那些原來的國有企業曾經都輝煌過,再經過楊小坎這位經濟大師的一番改造,可是說是脫胎換骨,不需要造做假賬就能正常盈利,就算是上市,也不會惡意圈錢,隻是快速的增加資本,使王小明的一百五十億快速的變成二百五十億、三百五十億、五百五十億……
雖然大可金融投資公司現在的規模異常宏大,可是這家母公司卻一直沒有上市,所以不管下屬的子公司如何上市,但卻都在王小明的絕對控股之下。而大可金融投資公司現在比大可公司還要有知名度,楊小坎的一言一行甚至都能影響到股市的漲跌。而這一切卻讓有些人很是不以為然,特別是吳清源,他本來就想著要對付王小明,可是沒想到,現在王小明手底下的公司規模卻是越來越大。大可金融投資公司就像一個專業的公司上市製造機,先是收購國有企業,再從中選擇優秀的企業進行重組,新組成一個公司,然後馬上上市,等到股票漲到一定的程度時,就連股票和公司一起轉賣,而那時公司的價格已經是當時購買時的幾倍甚至是幾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