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我在門診快下班的時候,有一個8歲的女孩來門診看病。她發熱4天,體溫最高達39.6℃,在兒童醫院輸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每天輸完液,體溫能降到37.5℃,維持四五個小時,很快又升到39℃多。輸了4天液體,孩子說什麼也不願打針了,隻好來吃中藥治療。來診室時,患兒嘴唇幹紅,咽部充血,舌質紅,苔薄黃,扁桃體II度腫大,大便幹若羊屎,手上輸液的針眼還覆蓋著棉球,額頭上還貼著退熱貼,眼裏噙著淚花,求我千萬別再給她打針了!可憐的孩子輸了4天液,家長才想起了到我這兒來看中醫。我說隻要你能堅持把中藥吃下去,就不用輸液了。我就用上感的方子稍微做了加減,加了羚羊粉(衝)1克、大黃6克(包)。開了3服藥,告訴家長,煎取藥液550毫升,沉澱20分鍾,取上清液,待溫熱,加入羚羊粉,混均勻,讓孩子分數次喝。另外,晚上睡覺前,讓孩子先把第一服藥喝盡。
翌日清晨,我還沒有上班,家長就打來了感謝電話,說孩子睡覺前服完第一服藥,到12點,體溫就降到36.5℃,早晨體溫也是36.5℃,也不頭痛了。我說那就好,堅持把剩下的兩服藥喝完就好了。
後來這個病人就成了我的“粉絲”,從此以後感冒發熱再也不輸液,都是到我這兒來吃中藥。
像這樣的故事,在我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不知有多少了。
其實,急性發熱並不那樣可怕,中醫對付發熱性疾病見效迅速而且不易反複!
急性發熱是兒童最常見的症狀,而感冒是發熱最常見的原因。
孩子隻要一發熱,家長就急得不得了,匆匆忙忙去醫院,目的就是能讓孩子快速退熱。在急診室中,看到護士匆匆忙忙給孩子輸上液,家長才安心了。
退熱,不要迷信輸液
雖說是輸液,那也不能光給患兒輸糖水、糖鹽水,再者光輸這糖鹽水,家長也不同意啊,那就加入些藥物吧。發熱是感冒引起的,感冒多由感冒病毒所致,雖說大多是病毒性發熱,但合並細菌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大,所以加入一些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病毒唑之類的,再加入一些頭孢類的抗生素,再加點維生素C或者B族。一般用上這些藥,輸上兩三瓶液體,患兒體溫就差不多恢複正常了。我以前在急診科上班時,經常也是這樣治療發熱的。這種處理方法退熱較快,但是體溫的反彈也快,常常是體溫退下不久,就會出現反彈。就像處在牛市的股指圖,雖然稍有調整,但還會衝上去。
許多患兒都要輸三五天液,有的甚至輸液十天半個月。更讓人著急的是,有的患兒輸了二三十天的液,體溫還不能恢複正常。這樣的病例也不少見。
輸液治療常常伴有輸液反應,有時輸液反應還很嚴重,最嚴重時可能危及患兒生命。各地新聞報道中,這樣的事故時有耳聞。人體接受藥物的途徑有很多,輸液是其中最不安全的一種。
切勿濫用抗生素、激素
現代醫學治療感冒發熱,可以說用盡了招數,抗病毒藥物、抗生素、激素、維生素齊上陣,再不好就隻有換更高級的抗生素了。曾經與一位患兒的媽媽聊天。孩子的媽媽出國前從事護理工作,她的兒子——一位小患者,年方7歲,美籍華人。爸爸、媽媽去美國做訪問學者時將其生下來,孩子4歲才回到中國。他媽媽說,孩子在美國很少感冒,即使感冒了,稍微口服點藥物就好了。剛回國那陣子,孩子經常感冒。到國內醫院看感冒,總是輸液,用抗生素。她十分擔心,因為在美國生活期間,小兒感冒發熱很少用抗生素、激素等藥物。醫生給患者使用抗生素,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看是否有使用的指征。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該患兒由我用中藥治療,每次感冒發熱咳嗽,吃上三五服中藥就解決了。
兒童慎用X線檢查
現代醫學發展到現在,診斷手段借助現代科技的發展,尤其是電子技術、材料技術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很多疾病診斷清楚了,治療卻束手無策。一個簡單的感冒發熱,無須檢查這麼細致,什麼查血啊、驗尿啊、X線透視、胸片之類的。有些檢查,不僅對疾病的診治沒有用途,對患兒的身體還有傷害,譬如,X線透視、CT等對人體都有放射性損害,容易誘發細胞癌變。所以,我很反對對患兒進行X線透視、CT等檢查。在門診經常遇到患兒家長,拿著X線片讓我看。我挺納悶:“發熱病人,誰讓你照X線片?”家長常說:“醫生讓照的。”有的家長說:“我自己申請照的。”如果醫生讓照,那說明醫生有問題,要麼屬於技術的問題,要麼屬於人品的問題;即使家長主動申請X線檢查,我也不會同意的,我要對孩子負責啊!我常說:“醫乃仁術,醫生應該心存慈悲,以解除天下蒼生病痛為己任。還要時常想著孔夫子的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假如患者是自己的孩子,感冒發熱了,你會讓他做這些檢查麼?
“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後看檢查報告,是為‘上醫’(上等水平的醫生);同時看片子和報告,是為‘中醫’(中等水平的醫生);隻看報告,提筆開藥,是為‘下醫’(水平較低的醫生)。”一代名醫裘法祖如此說過。那些動不動就開一大堆檢查單子,不靠“機器”就沒法幹活的醫生,就是“下醫”了。